×

北京小米汽车厂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3 12:39:40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北京小米汽车厂(全称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是小米集团布局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核心生产基地,位于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全面解析:

一、工厂概况与建设进展


1. 地理位置与规模


  • 地址:北京亦庄新城(通州片区)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西至同义路,东至环景西一路,北至景盛南四街,南至亦通街。
  • 总投资:约 630 亿元,分两期建设。
  • 一期工厂
    • 占地面积 72 万平方米,2022 年 4 月开工,2023 年竣工,2024 年 3 月正式揭幕。
    • 设有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电池六大车间,以及实验楼、办公楼和测试跑道(总长 2.5 公里)。

  • 二期工厂
    • 紧邻一期工厂,占地面积 53 公顷,2024 年 7 月竞得地块,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计划 2025 年年中投产。
    • 规划年产能初期为 15 万辆,优化后可达 50 万辆,与一期合计最大产能预计超 80 万辆。


2. 建设里程碑


  • 2021 年 11 月:与北京经开区签约,正式落户。
  • 2024 年 3 月:一期工厂揭幕,首批小米 SU7 下线。
  • 2024 年 6 月:一期工厂开启双班生产,实际日产能提升至 300 辆,月产能达 1.2 万辆。
  • 2025 年 1 月:工厂全面开放参观预约,每周六接待 20 组访客。
  • 2025 年 4 月:二期工厂完成规划验收,进入投产准备阶段。

二、技术与产能布局


1. 核心技术亮点


  • 自研大压铸技术
    • 采用 9100 吨压铸机集群,实现 72 个零部件一体化压铸,焊点减少 840 个,车身减重 17%。
    • 自研 “泰坦合金” 材料,含 30% 循环铝,强度与韧性兼顾。

  • 电池与电机技术
    • 自研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体积效率 77.8%,支持 150kWh 容量,CLTC 续航超 1200 公里。
    • 超级电机 V8s 转速达 27200rpm,功率密度 10.14kW/kg,效率 98.11%,性能领先行业。

  • 智能工厂能力
    • 关键工艺 100% 自动化,引入超 700 台机器人,综合自动化率 91%。
    • 自研 “X-Eye” AI 检测系统,准确率超 99.9%,效率提升数十倍。


2. 产能规划


  • 一期工厂
    • 额定年产能 15 万辆,双班生产后实际产能可达 30 万辆 / 年,极限月产能 3 万辆。

  • 二期工厂
    • 初期年产能 15 万辆,优化后 50 万辆,2025 年第三季度进入稳定生产。

  • 2025 年目标
    • 全年交付目标 35 万辆,SU7 冲刺月产 2.4 万辆。


三、供应链与合作伙伴


1. 关键供应商


  • 电池: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比亚迪弗迪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部分电池由小米自行 PACK。
  • 电机:联合电子(V6)、汇川技术(V6s/V8s),自研 V8s 电机已量产。
  • 智能驾驶:英伟达 Orin 芯片、禾赛激光雷达,自研 BEV+Transformer 算法。
  • 底盘与热管理:拓普集团(空气悬挂)、银轮股份(热管理系统)。

2. 本地化供应链


  • 70% 零部件来自京津冀产业链,带动区域智能制造升级。
  • 武汉江夏区布局前副车架焊接生产线,深化供应链布局。

四、政策支持与市场定位


1. 政策环境


  • 新能源指标:北京市 2025 年增发 4 万个新能源指标,刺激市场需求。
  • 环保政策:工厂采用光伏板发电(年 1640 万度)、循环铝材料,涂装车间废气处理率 99%。

2. 市场策略


  • 产品定位
    • 小米 SU7:C 级高性能轿车,售价 21.59 万 - 52.99 万元,对标特斯拉 Model S。
    • 小米 YU7:纯电 SUV,2025 年 6-7 月上市,售价或 30 万 - 40 万元,对标 Model Y。

  • 全球目标:15-20 年进入全球车企前五,依托 “智驾 + 智舱 + 生态” 技术优势。

五、参观与开放信息


  • 预约方式:通过小米汽车官方渠道预约,每周六 14:00-17:00 开放。
  • 参观内容
    • 六大车间生产线、测试跑道、研发试验室。
    • 小米食堂、文创周边销售。

  • 升级服务:2025 年 3 月起常态化参观,工作日每天 1 场,周末 5 场。

六、未来展望


  • 产能扩展:二期工厂扩展至 105 公顷,应对订单增长。
  • 技术迭代:预研下一代 35000rpm 电机、固态电池,持续投入研发。
  • 国际布局:计划通过北京工厂生产出口车型,拓展海外市场。

北京小米汽车厂不仅是小米造车的制造核心,更体现了其在智能制造、技术自研和生态整合上的战略布局,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