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5 月,小米汽车官方尚未发布任何关于 “两厢车” 的具体信息。根据现有公开资料和行业动态,以下是结合技术参数、市场趋势及第三方信息的综合分析:
一、小米汽车现有产品线与定位
小米汽车首款量产车型SU7于 2023 年 12 月发布,2024 年 3 月正式交付,定位为中大型纯电动三厢轿车,分为后驱长续航版、后驱超长续航 Pro 版和四驱超长续航 Max 版,售价区间为 21.59 万 - 29.99 万元。其核心参数包括:
- 车身结构:4 门 5 座三厢车,轴距 3000mm,风阻系数 0.195(同级领先)。
- 动力系统:搭载宁德时代电池,CLTC 续航最高 830km,支持 800V 高压平台,5 分钟充电可补能 220km。
- 智能配置:配备小米 HyperOS 系统、56 英寸 HUD、25 扬声器音响及 L2 级辅助驾驶功能。
从官方信息看,小米 SU7 的设计和技术均围绕三厢轿车展开,目前未提及两厢车型的研发或规划。
二、第三方信息中的 “小米两厢车”
部分非官方渠道(如程力集团官网)曾发布 “小米 SU7 纯电动汽车两厢长续航” 相关内容,称该车型将于 2024 年第三季度上市,售价 40-50 万元,续航 668-800km。但此类信息存在以下疑点:
- 参数矛盾:小米 SU7 的官方轴距为 3000mm,而程力集团提到的 “两厢车” 轴距同样为 3000mm,与三厢版完全一致,不符合两厢车通常缩短轴距的设计逻辑。
- 价格与定位冲突:小米 SU7 的顶配版(Max 版)售价 29.99 万元,若 “两厢车” 定价 40-50 万元,将超出品牌现有价格体系,且与小米 “性价比” 策略不符。
- 信息来源存疑:程力集团官网主要发布商用车信息,其对小米乘用车的报道缺乏权威性,且未获小米官方或主流汽车媒体(如汽车之家、太平洋汽车网)的佐证。
三、小米推出两厢车的可能性分析
1. 市场需求与竞争环境
- 两厢车市场趋势:近年来,新能源两厢车(如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因灵活实用、价格亲民,在国内市场快速增长。但小米 SU7 定位中高端,若推出两厢车型,需在价格、空间和智能化上与现有产品形成差异化。
- 技术平台适配性:小米 SU7 基于 800V 碳化硅平台打造,理论上可衍生出不同车身形式。但两厢车通常更注重空间利用率和操控性,与 SU7 的豪华定位可能存在冲突。
2. 小米的战略考量
- 产能与交付压力:小米 SU7 自 2024 年 3 月交付以来,累计销量已超 3 万台,但 2024 年 7 月因产线调优维护,交付量出现短暂下滑。当前小米的首要任务是提升 SU7 产能,而非拓展新车型。
- 品牌定位与用户画像:小米汽车主打 “智能生态” 和 “极致性能”,用户群体以科技爱好者和家庭用户为主。两厢车市场更偏向年轻消费者,需重新调整产品策略。
3. 潜在技术储备
- 设计专利与测试谍照:小米曾在 2024 年回应市场传闻时表示,技术储备不代表量产,但未否认两厢车的研发可能性。此外,小米 SU7 的溜背造型(类似猎装车)可能为未来衍生车型预留空间。
- 赛道化与个性化需求:小米 SU7 Ultra(2025 款)已推出赛道版,搭载三电机、碳陶瓷刹车等高性能配置。若未来推出两厢性能版,可能吸引追求驾驶乐趣的细分市场。
四、用户可能的误解与建议
- 溜背设计≠两厢车:小米 SU7 的车尾采用溜背式造型,后备厢开口较大,但仍为三厢结构,与传统两厢车(如大众高尔夫)有本质区别。
- 关注官方动态:若小米计划推出两厢车,大概率会通过官方发布会或高管采访提前透露。建议用户关注小米汽车官网、雷军微博等权威渠道。
- 对比竞品选择:若对两厢电动车感兴趣,可考虑比亚迪海豚(续航 401km,售价 11.68 万起)、五菱缤果(续航 333km,售价 7.38 万起)等成熟车型。
总结
目前小米汽车尚未推出两厢车型,且官方未公布相关计划。第三方渠道的 “小米两厢车” 信息缺乏可信度,可能为混淆或误传。从市场策略和技术路径看,小米短期内更可能聚焦 SU7 的产能提升和生态整合,两厢车的推出需等待产品线进一步拓展。若未来有相关动向,建议以小米官方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