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长续航版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旗舰车型,凭借其高性价比、长续航和智能化配置,自 2024 年 3 月上市以来持续引发市场关注。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全面解析:
一、核心车型与参数
小米 SU7 长续航版包含三个版本,覆盖不同用户需求:
-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
- 价格:21.59 万元
- 续航:CLTC 700km(搭载 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
- 动力:后置单电机,最大功率 220kW,零百加速 5.28 秒
- 智能配置:英伟达 Orin N 芯片,支持高速 NOA、自动泊车。
- 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
- 价格:24.59 万元
- 续航:CLTC 830km(94.3kWh 磷酸铁锂电池)
- 升级点:双 Orin X 芯片、城市 NOA(支持北京、上海等十城)、后排座椅加热。
- 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
- 价格:29.99 万元
- 续航:CLTC 800km(101kWh 三元锂电池)
- 性能:双电机四驱,总功率 495kW,零百加速 2.78 秒,最高时速 265km/h
- 配置:空气悬架、56 英寸 HUD、25 喇叭音响。
二、续航表现与技术亮点
- 实际续航测试
- 高速场景:后驱 Pro 版以 105km/h 行驶,满电续航约 495km(CLTC 达成率 59.7%)。
- 低温环境:-10℃时续航衰减约 15%-20%,但通过三热源加热技术(电池、电机、座舱协同加热),仍能保持较高效率。
- 激进驾驶:激烈驾驶(如山路弯道)能耗可达 27kWh/100km,续航缩水至约 500km。
- 充电技术
- 高压平台:Max 版支持 800V 高压快充,15 分钟补能 510km(400V 电压下补能 358km)。
- 超充网络:小米自建 600kW 液冷超充站已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布局,同时接入蔚来、小鹏等品牌超 2.9 万根充电桩。
三、市场反馈与用户口碑
- 销量表现
- 截至 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累计交付超 18 万辆,2025 年一季度以 75,869 辆成为新势力销冠。
- 用户评价
- 优点:
- 操控体验:双叉臂 + 五连杆悬架组合,底盘调校扎实,弯道支撑性优于宝马 5 系。
- 智能生态:Xiaomi HyperOS 车机系统流畅,支持手机互联、语音控制(方言识别率 92%)。
- 争议点:
- 续航虚标:部分用户实测续航仅 500km(官方 700km),高速或空调开启时差距更明显。
- 智驾系统:高速 NOA 存在误识别(如误判障碍物导致急减速),自动泊车功能曾因软件 bug 引发多起事故。
- 优点:
四、竞品对比与选购建议
- 主要竞品
- 极氪 007:CLTC 688km,20.99 万元起,搭载 800V 高压平台,充电效率优于小米 SU7。
- 比亚迪汉 EV:CLTC 715km,21.98 万元起,刀片电池安全性突出,品牌售后网络更完善。
- 智界 S7:华为 ADS 3.0 智驾系统,预售价 26.8 万起,智驾能力领先。
- 选购建议
- 性价比首选:后驱 Pro 版(24.59 万),兼顾续航与智驾功能,适合城市通勤与长途出行。
- 性能玩家:四驱 Max 版(29.99 万),2.78 秒加速 + 空气悬架,满足赛道级驾驶需求。
- 保守用户:若对续航敏感,可考虑极氪 007 或比亚迪汉 EV;若看重智驾,智界 S7 是更优选择。
五、总结与展望
小米 SU7 长续航版凭借 “高配低价” 策略,在 20-30 万元区间建立了差异化优势,但续航实测与宣传的差距、智驾系统稳定性等问题仍需改进。随着小米超级充电站的逐步落地(2025 年规划新增 500 桩)和软件迭代,其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对于消费者而言,若追求高性价比和小米生态互联,SU7 是值得考虑的选择;若更看重品牌成熟度和续航可靠性,竞品车型可能更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