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价格发布信息
- 2024 年 3 月 28 日上市发布会
- 标准版(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21.59 万元
搭载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700 公里,支持 800V 高压平台(15 分钟补能 500 公里),标配 Xiaomi Pilot 基础版智能驾驶系统。 - Pro 版(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24.59 万元
升级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续航提升至 750 公里,配备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硬件,支持城市 NOA 功能。 - Max 版(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29.99 万元
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 495kW),零百加速 2.78 秒,CLTC 续航 800 公里,搭载 NVIDIA Orin-X 芯片和全场景智能驾驶系统。 - 战略意义:雷军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标准版定价 “亏钱销售”,旨在通过性价比打开市场,对标特斯拉 Model 3(23.55 万元起)和比亚迪汉 EV(20.98 万元起)。
- 标准版(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21.59 万元
- 2025 年 2 月 27 日 SU7 Ultra 发布会
- 售价 52.99 万元起:相比预售价(81.49 万元)直降 28.5 万元,搭载三电机系统(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配备碳纤维套件和赛道级电池包,定位 “新豪车” 市场。
- 市场反响:发布会后 24 小时大定突破 1.5 万辆,创小米汽车单车型纪录,海外媒体称其 “重新定义豪车边界”。
二、发布会核心亮点
- 技术突破
- 性能参数:Max 版搭载碳化硅 871V 高压平台,充电效率提升 40%;Ultra 版在纽博格林赛道创下四门电动车单圈纪录(7 分 22 秒),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7 分 33 秒)。
- 智能驾驶:全系标配 Xiaomi Pilot 2.0 系统,支持端到端自动驾驶(含代客泊车、自动变道),传感器融合方案(11 颗摄像头 + 1 颗激光雷达)算力达 11.45EFLOPS。
- 生态联动:智能座舱搭载骁龙 8295 芯片,支持五屏联动(16 英寸中控屏 + 56 英寸 HUD + 后排双 Pad),与小米手机、智能家居无缝连接。
- 价格策略
- 锚定效应:SU7 Ultra 通过预售价制造 “价值锚点”,实际售价大幅下调传递 “品牌让利” 信号,精准切入 50 万元级消费市场。
- 行业影响:2024 年 4 月引发新能源汽车降价潮,问界、极氪等品牌跟进调价,平安证券称 “小米定价重塑 20 万元级市场格局”。
三、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 销量数据
- 2024 年累计交付 13.68 万辆,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 2.9 万辆,连续 5 个月破 2 万,全年目标 35 万辆。
- SU7 Ultra 上市 11 个月销量超 32 万辆,成为 50 万元以上纯电车型销量冠军。
- 用户评价
- 正面反馈:续航达成率(CLTC 700km 实际约 600km)、智能驾驶稳定性(城市 NOA 接管率低于 0.5 次 / 百公里)、车机流畅度(骁龙 8295 芯片)获得好评。
- 争议点:底盘调校偏软(对比 Model 3)、品牌认知度不足(二手车保值率约 55%,低于特斯拉的 65%)。
四、重庆地区购车指南
- 政策补贴
- 置换补贴:2025 年 12 月 31 日前,旧车置换新能源车型可享最高 2 万元补贴(报废旧车 + 购买 SU7 Ultra 额外补贴 5000 元)。
- 充电优惠:小米超级充电站(600kW 液冷超充)已在重庆两江新区、渝北区布局,首年充电服务费 5 折。
- 经销商信息
- 交付中心:渝北区西南汽贸城 3 号楼,提供试驾预约、金融方案(首付 15% 起,36 期 0 息)。
- 现车情况:标准版、Pro 版现车充足,Max 版需预订(周期约 2 周),Ultra 版需排队 3 个月。
五、竞品对比与选购建议
维度 | 小米 SU7 Max | 特斯拉 Model 3 长续航 | 比亚迪汉 EV 创世版 |
---|---|---|---|
价格 | 29.99 万元 | 32.99 万元 | 28.98 万元 |
续航 | 800km(CLTC) | 713km(CLTC) | 715km(CLTC) |
智能驾驶 | 城市 NOA(免费) | FSD(需 6.4 万元选装) | DiPilot 3.0(基础版) |
空间 | 轴距 3000mm | 轴距 2875mm | 轴距 2920mm |
充电速度 | 800V 超充(15 分钟 500km) | 400V 超充(15 分钟 350km) | 400V 超充(15 分钟 300km) |
- 推荐选择:
- 追求性价比:SU7 Max(配置全面,智能驾驶免费)。
- 品牌偏好:特斯拉 Model 3(全球充电网络完善)。
- 家用舒适:比亚迪汉 EV(底盘调校更软,后排空间宽敞)。
六、未来计划
- 技术升级:2025 年 Q3 推送 Xiaomi Pilot 3.0,支持无图城市 NOA 和车路协同功能。
- 产能扩张:北京工厂二期投产(年产能提升至 50 万辆),2025 年目标交付 35 万辆。
- 生态延伸:推出小米汽车 App 4.0,支持跨品牌设备互联(如控制特斯拉充电、蔚来换电)。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配置对比或试驾预约,可访问小米汽车官网或联系重庆本地经销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