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的驱动方式根据车型版本不同而有所区别,部分版本配备四驱系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核心结论
- 四驱版本:
- Max 版(如 2024 款 800km 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前电机功率 220kW,后电机功率 275kW,系统总功率 495kW,峰值扭矩 838N・m,零百加速仅 2.78 秒,最高车速 265km/h。
- Ultra 版(2025 款)升级为三电机四驱,前电机 288kW,后双电机总功率 850kW,系统总功率 1138kW,扭矩 1770N・m,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车速 350km/h。
- 后驱版本:
- 标准版(如 2024 款 700km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和 Pro 版(如 2024 款 830km 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均为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 220kW,零百加速约 5.28 秒,最高车速 210km/h。
二、四驱版本的技术亮点
- 动力性能:
- 双电机四驱系统实现了前后轴动力的智能分配,可通过自定义模式调节前后驱动比例,支持前驱、四驱、后驱三种模式切换,满足不同驾驶场景需求(如雪地、赛道)。
- Ultra 版的三电机四驱系统进一步强化了动力输出,1.98 秒的零百加速性能已接近顶级超跑水平,且配备陶瓷通风盘式刹车和米其林 PS 系列高性能轮胎,制动距离仅 30.8 米。
- 续航与充电:
- Max 版搭载 101kWh 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 800km,支持 800V 高压快充,充电 5 分钟可增加续航 220km。
- Ultra 版采用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容量 93.7kWh,CLTC 续航 630km,但凭借 480kW 超快充技术,10%-80% 充电仅需 0.18 小时(约 11 分钟)。
- 智能底盘与操控:
- 四驱版本标配空气悬架(双腔)、CDC 阻尼可变减振器和布雷博四活塞固定卡钳,配合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独立悬架,转弯半径 5.7 米,百零制动距离 33.3 米,操控稳定性和滤震能力显著优于后驱版。
三、后驱版本的定位与优势
- 续航与经济性:
- 后驱版搭载 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标准版)或 94.3kWh 电池(Pro 版),CLTC 续航分别为 668km 和 830km,更适合日常通勤和长途驾驶。
- 后驱版价格更低(标准版 21.59 万起),且能耗表现更优,百公里电耗约 16.5kWh,适合追求性价比的用户。
- 驾驶体验:
- 后驱版采用后置电机布局,车身前后配重更均衡,配合小米自研的 HyperEngine V6 电机(转速 21000rpm),动力响应线性,加速平顺性优于部分同价位燃油车。
四、选购建议
- 追求极致性能与科技:选择 Max 版或 Ultra 版,四驱系统、空气悬架和 800V 高压平台能带来超跑级体验,适合对加速、续航和智能驾驶有高要求的用户。
- 注重性价比与实用性:后驱版的续航和价格更具竞争力,适合城市通勤和家庭用户,尤其 Pro 版的 830km 续航可满足长途需求。
- 关注未来升级:Ultra 版的三电机四驱和碳化硅高压系统代表了小米汽车的技术上限,若预算充足且追求前沿技术,可考虑该版本。
五、总结
小米 SU7 通过差异化的驱动配置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后驱版主打长续航和经济性,四驱版则以性能和科技见长。具体选择需结合预算、使用场景和对动力的偏好。若需进一步了解某一版本的详细配置(如智能驾驶功能、内饰材质等),可参考小米官网或线下门店的实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