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的车身长度为4997 毫米(约 5 米),这一数据在多个权威来源中保持一致,包括小米官方技术发布会、汽车之家、易车网等。具体来看:
一、标准版车型的核心尺寸
- 长度:4997mm
这一长度使其跻身中大型轿车行列,接近传统豪华品牌(如宝马 5 系、奔驰 E 级)的尺寸标准。例如,宝马 5 系标轴版长度为 4976mm,奔驰 E 级标轴版为 4949mm,小米 SU7 在长度上更具优势。
- 宽度与高度:1963mm×1455mm(部分版本为 1440mm)
宽度达到 1.96 米,接近中大型 SUV 的水平(如特斯拉 Model Y 宽度为 1921mm),配合低趴的车身设计(高度 1.45 米),营造出宽体轿跑的视觉效果。不同版本在高度上略有差异:
- 智驾版、智驾 Pro 版:1455mm
- 智驾 Max 版:1440mm(可能因空气悬架或激光雷达配置不同)。
- 轴距:3000mm
轴距超过 3 米,带来宽敞的车内空间。以特斯拉 Model 3 为例,其轴距为 2875mm,而小米 SU7 的轴距多出 125mm,后排腿部空间更充裕,官方数据显示后排膝部间隙达 105mm。
二、不同版本的尺寸差异
- 标准版与 Ultra 版的对比:
- 标准版:4997mm
- 2025 款 SU7 Ultra:5070mm(长度增加 73mm)
Ultra 版通过加长车身优化了后排空间和后备厢容积,适合对乘坐舒适性有更高需求的用户。
- 年份与配置的稳定性:
从 2019 年款到 2025 年款,小米 SU7 的长度始终保持 4997mm,仅高度在不同版本中微调(如 2022 年款从 1440mm 增至 1455mm),说明其核心尺寸设计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尺寸带来的实际体验
- 空间表现:
- 前备厢:105L(可容纳 20 寸登机箱 + 背包)
- 后备厢:517L(常规状态)/493L(Max 版)
相比特斯拉 Model 3 的 425L 后备厢,小米 SU7 的储物能力更胜一筹,可满足家庭出行或商务场景需求。
- 空气动力学:
车身长度与溜背设计(17° 溜背角)结合,使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优于特斯拉 Model S(0.208Cd)和蔚来 ET7(0.20Cd),提升了续航表现(CLTC 工况最高 830km)。
- 驾驶灵活性:
尽管车长接近 5 米,但小米 SU7 通过后轮转向技术(部分版本)将转弯半径控制在 5.7 米,与紧凑型轿车(如大众高尔夫)相当,城市驾驶更灵活。
四、官方建议与注意事项
- 数据来源:
上述尺寸信息均来自小米官方技术文档及权威汽车媒体实测,建议以购车合同或官方公告为准。
- 版本选择:
- 标准版:适合追求性价比和日常通勤的用户。
- Ultra 版:推荐给对空间和性能有极致需求的消费者(如商务接待、长途旅行)。
- 试驾建议:
建议用户到店体验实车,尤其关注后排头部空间(因溜背设计可能对高个子乘客有影响)和后备厢实用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小米 SU7 的动力配置、续航表现或智能驾驶功能,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