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全系提供尾翼配置,但具体车型版本的配置策略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尾翼配置与车型版本
- Max 版(顶配):
- 标配电动尾翼:支持四档角度调节(0°、5°、15°、25°),最大下压力 130kg。
- 自动与手动控制:可通过中控屏或物理按键调节,锁车后自动收起。
- 空气动力学优化:风阻系数 0.195Cd,尾翼在高速行驶时提升稳定性。
- Pro 版(中配):
- 可选装电动尾翼:需额外付费(前期有免费赠送活动),选装后配备物理按键。
- 功能与 Max 版一致:支持角度调节,下压力相同。
- 标准版(低配):
- 无尾翼配置:无法选装。
- Ultra 版(高性能版):
- 标配主动式电动尾翼:与 Max 版类似,但可选装碳纤维固定式尾翼(需付费)。
- 赛道级性能:碳纤维尾翼最大下压力 285kg,但 CLTC 续航从 630km 降至 600km。
二、尾翼类型与功能
- 电动尾翼:
- 自动调节:根据车速自动展开(如车速超过 95km/h 时升起),提升下压力。
- 手动控制:通过中控屏或物理按键调节角度,支持迎宾模式(解锁时升起)。
- 材料与设计:采用轻量化碳纤维或铝合金材质,兼顾美观与性能。
- 碳纤维尾翼:
- 固定式设计:专为赛道优化,下压力更强(285kg),但风阻增加。
- 续航影响:选装后 CLTC 续航减少 30km,适合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
三、选装政策与价格
- Pro 版选装:
- 费用:约 2-3 万元(具体以官方为准)。
- 限时优惠:2024 年 4 月 30 日前下定可免费获赠尾翼及物理按键。
- Ultra 版选装:
- 碳纤维尾翼:需额外付费,价格未明确,但部分用户反馈约 5 万元。
- 选装影响:交付时间可能延迟,且需搭配特定轮胎(如半热熔胎)。
四、用户场景建议
- 日常通勤:Max 版或 Pro 版的电动尾翼已足够,兼顾美观与能效。
- 赛道驾驶:Ultra 版的碳纤维尾翼更适合,需接受续航损失。
- 预算有限:标准版无尾翼,可后期改装第三方套件(约 3000-1 万元)。
五、官方配置参考
- 小米汽车官网:明确标注各版本尾翼配置,Max 版标配,Pro 版可选装。
- 用户手册:详细说明尾翼调节方式及注意事项(如锁车自动收起)。
总结:小米 SU7 的尾翼配置覆盖了从基础到高性能的需求,用户可根据预算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版本。Max 版和 Pro 版的电动尾翼是性价比之选,而 Ultra 版的碳纤维尾翼则为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提供了专业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