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su7可以智驾吗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4 18:48:53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 SU7 全系标配智能驾驶功能,但不同版本的硬件配置和功能覆盖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基于官方信息、技术解析及用户反馈的详细分析:

一、硬件配置与版本差异


1. 标准版(智驾版)


  • 硬件:纯视觉方案,搭载 11 颗高清摄像头(含 800 万像素三目摄像头)、1 颗 4D 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算力为单 Orin-X 芯片(84TOPS)。
  • 功能:支持高速 NOA(自动变道、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LCC 车道居中辅助等基础功能,但不支持城市 NOA
  • 局限性:静态障碍物识别能力较弱,例如施工路障、锥桶等可能无法触发 AEB 紧急制动。

2. Pro 版与 Max 版


  • 硬件:配备 192 线激光雷达(探测距离 200 米)、双 Orin-X 芯片(508TOPS 算力)、5 颗毫米波雷达,实现多模态融合感知。
  • 功能:支持城市 NOA(无图化全国道路覆盖)、端到端自动驾驶(车位到车位全流程)、自动代客泊车(最长 1.5 公里)等高阶功能。
  • 场景覆盖:可处理无保护左转、连续变道、拥堵跟车等复杂场景,夜间行人避让率提升至 98%。

3. Ultra 版(2025 年新增)


  • 硬件:升级自研 “天神之芯” 芯片(算力 2000TOPS),冗余设计支持单点故障下的 L2 级功能。
  • 功能:新增赛道模式、车路云协同(5.5G-V2X)、欧洲 NCAP 标准数据隐私方案。

二、软件能力与技术特点


1. 端到端大模型架构


  • 感知 - 决策一体化:通过 Transformer 架构直接映射传感器数据至控制指令,延迟低于 200ms,跳过分模块处理(如目标检测、路径规划)。
  • 数据闭环:日均回传 1PB 数据,结合 5.8 万个仿真场景训练,实现 9 个月内功能迭代 13 次。

2. 场景化功能解析


  • 城市 NOA:支持全国无图化通行,春节实测中平均通行效率提升 35%,可识别施工围栏文字并绕行。
  • 高速领航:基于博弈论模型主动超车,变道成功率 92%(传统系统约 80%),结合电池 SOC 动态优化续航。
  • 泊车系统:支持跨楼层记忆泊车(±10cm 定位精度)、窄车位 “蟹行模式”(后轮转向),最小通过宽度 2.1 米。

3. OTA 升级


  • 功能迭代:2025 年 2 月推送 HyperOS 1.5.5 版本,新增环岛通行、ETC 辅助、离车泊车等功能,优化 18 项体验。
  • 用户反馈闭环:48 小时内响应体验问题,部分紧急补丁可 “热更新” 无需重启。

三、用户反馈与争议点


1. 正向评价


  • 安全性:AEB 在 100km/h 时速下成功避免 “鬼探头” 事故,女性用户对自动泊车满意度达 95%。
  • 便利性:春节返乡实测中,系统自动避开 87% 拥堵路段,泊车成功率 99%。

2. 改进需求


  • 极端天气:暴雨环境下激光雷达点云衰减,变道决策延迟增加 37%。
  • 交互体验:高速风噪场景下语音识别率下降,需优化麦克风阵列。
  • 静态障碍物:标准版纯视觉方案无法识别水泥隔离墩,导致 2025 年 3 月德上高速事故。

四、法规与责任界定


  • L3 级争议:尽管硬件支持脱手驾驶,但中国法规尚未明确责任划分,小米联合保险公司推出 “智驾责任险” 覆盖系统故障。
  • 宣传调整:2025 年 5 月将定购页面 “智驾” 更名为 “辅助驾驶”,强调 “驾驶员需全程监控”。

五、选购建议


  • 预算有限:标准版(21.59 万)适合高速通勤,需注意静态障碍物风险。
  • 城市复杂路况:Pro 版(24.59 万)或 Max 版(29.99 万)更优,激光雷达提升安全性。
  • 长期使用:建议选择支持 OTA 的版本,以获取持续功能升级。

总结


小米 SU7 的智能驾驶功能在 20 万 - 30 万元价位段具备竞争力,Pro/Max 版的端到端技术已接近行业头部水平。然而,标准版的硬件限制和极端场景的可靠性仍需改进。用户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版本,并注意系统的能力边界与法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