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旗舰车型,凭借其高性能、长续航和智能化配置,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以下是其核心配置的详细解析,涵盖动力系统、电池技术、智能驾驶、座舱体验、安全性能及价格版本等方面:
一、动力系统:性能与能效的平衡
- 后驱标准版:搭载单电机(联合电子 TZ220XS000),最大功率 220kW(299 马力),峰值扭矩 400N・m,0-100km/h 加速 5.28 秒,最高车速 210km/h。匹配 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700km,百公里电耗 12.3kWh。
- 后驱 Pro 版:同单电机配置,升级至 94.3kWh 宁德时代神行电池(磷酸铁锂),CLTC 续航提升至 830km,支持 15 分钟补能 350km,电耗 12.9kWh/100km。
- 四驱 Max 版:双电机(前苏州汇川 220kW 异步电机 + 后联合电子 275kW 永磁电机),总功率 495kW(673 马力),扭矩 838N・m,0-100km/h 加速 2.78 秒,最高车速 265km/h。搭载 101kWh 宁德时代麒麟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 800km,支持 800V 高压快充,15 分钟充至 80%。
- 2025 款 Ultra 版:三电机(前汇川 288kW + 后小米自研 850kW),总功率 1138kW(1548 马力),扭矩 1770N・m,0-100km/h 加速 1.98 秒,最高车速 350km/h。配备 93.7kWh 麒麟 II 电池,支持 480kW 超充,10 分钟补能 400km,赛道级放电功率 1330kW。
二、电池技术:安全与效率的突破
- 磷酸铁锂(标准版 / Pro 版):
- 神行电池(Pro 版):宁德时代 4C 超充技术,常温 10 分钟充电 400km,体积利用率 77.8%,55℃高温无热蔓延,支持 100 万公里耐久循环。
- 刀片电池(标准版):弗迪动力供应,15 分钟补能 350km,适配 400V 平台。
- 三元锂(Max 版 / Ultra 版):
- 麒麟电池(Max 版):800V 高压平台,4C 充电倍率,放电功率达兆瓦级,支持赛道级性能。
- 麒麟 II 电池(Ultra 版):通过中汽研极端测试(350mm 深坑刮底、450mm 涉水、70km/h 碰撞),底部 “防弹涂层” 耐穿刺性能提升 13 倍,结构防护预留形变空间,PPB 级制造工艺确保电芯零缺陷。
三、智能驾驶:全场景覆盖的端到端技术
- 硬件配置:
- 2024 款:1 颗 128 线激光雷达(禾赛 AT128)、11 颗摄像头(800 万像素前视 + 300 万环视)、3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双英伟达 Orin-X 芯片(508TOPS 算力)。
- 2025 款 Ultra 版:升级至端到端大模型 HAD 系统,支持无车道小路通行、自动泊车、跨楼层记忆泊车(1.5 公里),10 亿公里仿真数据训练,事故规避率 98%。
- 功能体验:
- 高速 NOA:自动跟车、变道、超车,加减速果断,跟车距离可调节。
- 自动泊车:支持复杂车位(带障碍物),成功率 92%。
- AEB Pro:135km/h 高速刹停静止车辆,夜间 120km/h 识别故障车,紧急制动时动态调节制动力,减少驾乘不适。
四、智能座舱:生态互联的沉浸式体验
- 硬件设计:
- 16.1 英寸 3K 中控屏:超窄边框,支持页卡式布局、自定义 DOCK 栏,副驾可下拉菜单独立控制。
- 7.1 英寸可翻转仪表 + 56 英寸 HUD:仪式感启动动画,HUD 显示导航、车速、驾驶辅助等信息。
- 后排平板互联:磁吸式小米平板(兼容 iPad),支持 30 + 功能控制(座椅、空调、导航),22.5W 磁吸充电,儿童座椅安全带未系提醒。
- 软件生态:
- 澎湃 OS:车机与手机无缝互联,支持应用跨端流转(如手机视频车机续播),接入米家 IoT 设备(如露营灯控制)。
- 语音交互:五音区唤醒,支持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响应速度 0.8 秒。
五、安全性能:主动与被动的双重守护
- 被动安全:
- 铠甲笼式车身:90.1% 高强度钢 + 铝合金,最高强度 2000MPa,扭转刚度 51000N・m/deg,碰撞后车门可正常开启。
- 7 气囊系统:主副驾、前后侧气帘、前排中间气囊,远端气囊保护副驾。
- 主动安全:
- 博世 DPB2.0 线控制动:制动距离 30.8 米(100-0km/h),动能回收最大减速度 0.6g。
- 全方位预警:车道偏离、盲点监测、倒车穿行制动、DOW 开门预警,夜间行人识别率 99.9%。
六、版本与价格:差异化的产品矩阵
版本 | 售价 | 核心配置 |
---|---|---|
2024 款后驱标准版 | 21.59 万 | 单电机 + 73.6kWh 磷酸铁锂,700km 续航,基础智驾功能 |
2024 款后驱 Pro 版 | 24.59 万 | 单电机 + 94.3kWh 神行电池,830km 续航,高阶智驾(高速 NOA) |
2024 款四驱 Max 版 | 29.99 万 | 双电机 + 101kWh 麒麟电池,800km 续航,激光雷达,全场景智驾 |
2025 款 Ultra 版 | 52.99 万 | 三电机 + 93.7kWh 麒麟 II 电池,630km 续航,端到端大模型,赛道级性能 |
2025 款纽北限量版 | 81.49 万 | 轻量化设计(1900kg),下压力 2145kg,赛道专属调校 |
七、用户关注的其他亮点
- 充电兼容性:支持第三方充电桩(兼容率>99%),家用充电桩 3999 元。
- 个性化选装:20 英寸轮毂(8000 元)、21 英寸轮毂(1.3 万元)、碳纤维内饰(6000 元)。
- 保费参考:20 万版本年保费约 6000-8000 元,高于同价位燃油车,因新能源车险覆盖 “三电” 系统。
总结
小米 SU7 以 “性能 + 生态” 为核心竞争力,覆盖 20-80 万元价格区间,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其优势在于:
- 技术迭代:三电机、800V 高压平台、端到端智驾等技术领先行业;
- 生态整合:澎湃 OS 实现车 - 家 - 手机无缝互联,后排平板功能创新;
- 安全验证:极端测试验证电池可靠性,主动安全功能实测表现优异。
若追求极致性能与智能化,2025 款 Ultra 版是旗舰之选;若注重性价比与长续航,2024 款 Pro 版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