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su7规格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5 08:17:27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 SU7 作为小米汽车首款量产车型,自 2024 年上市以来凭借 “高性能 + 智能化” 的双重标签迅速成为市场焦点。以下是其核心规格的全面解析,涵盖动力、续航、智能驾驶、安全性能等关键维度,并结合 2025 年最新动态提供深度解读:

一、动力与性能:从家用到赛道的全域覆盖


1. 车型版本与动力参数


  • 标准版(后驱):搭载单电机(220kW/400N・m),CLTC 续航 700km,0-100km/h 加速 5.28 秒,最高车速 210km/h,匹配磷酸铁锂电池(襄阳弗迪供应)。
  • Pro 版(后驱):电机参数与标准版一致,CLTC 续航提升至 830km,搭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
  • Max 版(四驱):双电机(前 220kW + 后 275kW,总功率 495kW/838N・m),CLTC 续航 800km,0-100km/h 加速 2.78 秒,最高车速 265km/h,配备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
  • Ultra 版(2025 款):三电机系统(前 288kW + 后双 850kW,总功率 1138kW/1770N・m),CLTC 续航 630km,0-100km/h 加速 1.98 秒,最高车速 350km/h,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支持 16C 放电倍率,赛道模式下可释放 1808PS 马力。

2. 技术亮点


  • 小米超级电机 V6/V6s/V8s:碳化硅高压平台,电机效率达 97.5%,V8s 电机峰值转速 27200rpm。
  • 智能底盘:CDC 可变阻尼悬架 + 空气弹簧(Max/Ultra 版),支持 5 档高度调节(100-150mm),弯道侧倾抑制提升 30%。
  • 赛道级配置(Ultra 版):碳纤维尾翼(下压力 285kg)、倍适登绞牙避震、碳陶瓷制动盘(前 430mm / 后 410mm)、倍耐力 P ZERO™半热熔轮胎,100-0km/h 制动距离 25 米。

二、续航与补能:超充技术重构用户体验


1. 续航表现


  • 标准版 / Pro 版:CLTC 续航 700-830km,支持 - 20℃低温预热功能,冬季续航达成率约 47.5%(-20℃实测 385km)。
  • Max 版:CLTC 续航 800km,支持 - 10℃冷启动,电池预加热时间缩短至 5 分钟。
  • Ultra 版:CLTC 续航 630km,赛道模式下连续圈速衰减小于 5%。

2. 充电技术


  • 800V 高压平台(Max/Ultra 版)
    • 超充桩(480kW):10%-80% 充电仅需 11 分钟(Ultra 版),15 分钟补能 500km(Max 版)。
    • 第三方桩(300kW):10%-80% 充电约 18-25 分钟,兼容 400V 充电桩。

  • 400V 平台(标准版 / Pro 版):15 分钟补能 358km,支持 V2L 外放电(3.5kW)。

三、智能驾驶:全场景辅助与生态联动


1. 硬件配置


  • 标准版 / Pro 版:单 Orin X 芯片(84TOPS),11 颗摄像头(含 800 万像素前视),12 颗超声波雷达,支持基础 L2 级辅助(全速域 ACC、车道保持)。
  • Max 版 / Ultra 版:双 Orin X 芯片(508TOPS),1 颗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128 线,探测距离 200m),12 颗摄像头(含 2 颗 4D 毫米波雷达),支持高速 NOA、城市 CNOA、代客泊车。

2. 功能亮点


  • Xiaomi Pilot Max
    • 高速领航:自动变道、施工避让、大车贴边。
    • 城市领航:无保护左转、路口通行、行人礼让。
    • 代客泊车:记忆泊车、窄位泊入、跨楼层泊车。

  • 赛道模式:实时 G 值显示、圈速记录、驾驶评分。

四、智能座舱:五屏联动与生态整合


1. 核心配置


  • 16.1 英寸中控屏:3K 分辨率,支持多指飞屏,搭载骁龙 8295 芯片,系统响应延迟 < 50ms。
  • 56 英寸 AR-HUD:支持导航投影、ADAS 信息显示,亮度 12000nit。
  • 小米澎湃 OS:车机与手机无缝流转,支持米家设备联动(如车内控制智能家居)。

2. 交互体验


  • 小爱同学:连续语音交互、方言识别、声纹控制。
  • 五屏联动:中控屏 + HUD + 翻转仪表盘 + 后排平板 + 手机。
  • 座椅配置
    • 标准版 / Pro 版:仿皮座椅,主驾 12 向电动调节,加热 / 通风。
    • Max 版 / Ultra 版:Nappa 真皮座椅,主驾 16 向调节 +,主驾 16 向调节 + 腰部按摩,后排老板键。


五、安全性能:C-NCAP 五星认证


  • 车身结构:高强度钢占比 78.4%,热成型钢占比 30.2%,电池包采用 1500MPa 超高强度钢。
  • 主动安全
    • AEB:支持行人 / 自行车识别,夜间有效距离 150m。
    • LDW/LKA:车道偏离预警 + 车道保持,识别率 98%。

  • 被动安全
    • 气囊配置:8 气囊(含后排中央气囊)。
    • 电池安全:电芯倒置技术、防爆阀设计,通过针刺 / 挤压 / 火烧测试。

  • C-NCAP 成绩:综合得分率 93.5%,乘员保护 94.31%,主动安全 95.25%。

六、价格与市场表现


1. 售价(2025 年 5 月)


  • 标准版:21.59 万元
  • Pro 版:24.59 万元
  • Max 版:29.99 万元
  • Ultra 版:52.99 万元(基础版)/81.49 万元(纽北限量版)

2. 市场动态


  • 销量:2025 年 4 月交付 2.8 万辆,累计销量超 32 万辆,连续 5 个月单月交付破 2 万。
  • 产能:北京工厂年产能 45 万辆,2025 年目标交付 35 万辆。
  • 优惠政策
    • 置换补贴:最高 1.5 万元。
    • 地方补贴:如北京国补 + 地补最高 3 万元。
    • 智驾权益:2025 年 4 月下定用户享终身免费城市领航辅助。


七、用户口碑与争议


1. 核心优势


  • 性能性价比:Ultra 版以 52.99 万元实现百万级超跑性能,赛道圈速媲美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 智能生态:车家互联场景丰富,如车内控制空调 / 灯光,支持小米手环无感解锁。
  • 售后服务:269 家门店 + 132 家服务网点,提供上门取送车、终身免费道路救援。

2. 待改进点


  • 座椅舒适性:部分用户反馈后排坐垫偏短(460mm),长途乘坐腿部支撑不足。
  • 车机稳定性:早期版本偶发卡顿,通过 OTA 升级优化(如 HyperOS 1.5.5 版本)。
  • 产能交付:Ultra 版订单周期长达 12 周,部分用户抱怨提车等待时间过长。

总结:小米 SU7 的产品定位与行业意义


小米 SU7 通过 “技术普惠” 策略,将 800V 高压平台、碳化硅电机、激光雷达等高端配置下放至 20 万级市场,重新定义了中高端电动车的价值标准。其核心竞争力在于:
  1. 技术整合能力:自研三电系统 + 澎湃 OS 生态,实现性能与智能的深度协同。
  2. 精准定价策略:标准版主打家用市场,Ultra 版冲击高端,形成 “高低搭配” 的产品矩阵。
  3. 用户生态粘性:依托小米庞大的手机用户基数,构建 “人车家全生态”。

对于消费者而言,小米 SU7 是一款 “无短板” 的智能电动车,尤其适合追求科技体验与性能的年轻群体。而对于行业,其成功标志着国产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已具备与国际品牌正面竞争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