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产品力:技术配置与体验的均衡之作
1. 性能与续航:兼顾动力与实用性
- 动力表现:小米 SU7 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其中 Max 版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功率 495kW,零百加速仅 2.78 秒,最高时速 265km/h,性能对标特斯拉 Model S 等高端车型。
- 续航能力:CLTC 工况下续航里程覆盖 700-830km,搭载 800V 高压平台,支持 15 分钟补能 500km。在冬季低温测试中(-15℃),续航达成率 47.5%(385km),虽有所下降但优于部分竞品;高温测试中(50℃),续航达成率 77.8%(630km),表现优异。
- 电池技术:后驱版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弗迪供应),四驱版搭载三元锂电池(宁德时代),电池组质保为 8 年或 16 万公里,长期使用稳定性得到用户认可。
2. 智能驾驶:保守策略下的稳步迭代
- 硬件配置:Max 版配备 1 颗 128 线激光雷达、11 颗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及双 Orin-X 芯片(算力 508TOPS),硬件水平属行业主流。
- 功能表现:城市 NOA 已覆盖北京、上海等十城,支持红绿灯识别、自动变道、窄路会车等场景,但策略偏保守,如遇行人或临停车辆时选择等待而非绕行,环岛需人工接管。第三方评测显示,其智驾成熟度约为华为 ADS 2.0 的 80%,但通过 OTA 持续优化(如新增端到端代客泊车、车道级导航)。
3. 智能座舱:生态互联的差异化优势
- 交互体验:搭载骁龙 8295 芯片,16 英寸中控屏 + 56 英寸 HUD + 翻转式仪表屏,支持五屏联动和无线 CarPlay。小米澎湃 OS 车机系统与手机生态无缝衔接,语音助手响应速度快,支持五音区精准识别。
- 细节设计:全车 32 处收纳位、手机支架、磁吸充电等实用功能提升便利性,但部分用户反馈方向盘转向偏重、悬挂偏硬影响舒适性。
4. 充电网络:共享为主,自建为辅
- 第三方合作:接入超 126 万充电桩(含蔚来、小鹏、理想共享桩),覆盖 365 个城市及 88.1% 高速服务区,支持实时查询充电桩状态。
- 自建超充:规划 600kW 液冷超充站,但进展较慢,目前主要依赖第三方,用户反馈充电速度达标但部分场站排队现象存在。
二、市场表现:销量亮眼,定位精准
1. 销量与用户群体
- 销量数据:2024 年交付 13.68 万辆,远超 7 万辆目标,订单积压需等待 4-5 个月,2025 年目标提升至 35 万辆。销量超越福特、通用在华电动车总和,仅次于特斯拉 Model Y(48 万辆)和比亚迪宋系列(73.9 万辆)。
- 用户画像:主力用户为 25-40 岁科技爱好者,注重性价比和生态互联,其中 Pro 版和 Max 版占比超 60%。
2. 价格与竞品
- 定价策略:21.59-29.99 万元,低于同配置的特斯拉 Model 3、小鹏 P7i,性价比突出。
- 竞品对比:与小鹏 P7i(20.99-29.99 万元)直接竞争,凭借品牌生态和续航优势抢占市场;与比亚迪汉(20.98-32.98 万元)错位竞争,主打年轻化设计。
三、用户反馈:优点突出,短板待补
1. 核心优势
- 颜值与设计:风阻系数 0.195cd,流线型车身设计获高回头率,车漆质感受好评。
- 智能生态:小米 IoT 设备互联、远程控车、代客泊车等功能提升使用便利性。
- 售后服务:响应迅速,维修专业,2024 年底售后网点覆盖 80 城。
2. 主要槽点
- 车漆易刮花:部分用户反映车漆硬度不足,高速行驶易被石子划伤。
- 悬挂偏硬:运动化调校导致过减速带时后排颠簸明显。
- 智驾成熟度:复杂路况下接管率较高,策略保守影响体验。
四、未来挑战:技术迭代与生态深化
1. 技术突破
- 智能驾驶:需加快端到端大模型训练,提升复杂场景处理能力,缩小与华为、特斯拉的差距。
- 电池技术:探索固态电池应用,进一步提升续航和充电效率。
2. 产能与供应链
- 产能瓶颈:2024 年交付瓶颈主要源于产能,工厂二期 2025 年中投产(年产能 15 万辆),需加速爬坡以满足需求。
- 成本控制:单车亏损约 3.77 万元,需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目标 2025 年底扭亏。
3. 全球化布局
- 出海计划:借鉴手机业务经验,探索东南亚、欧洲市场,但需应对政策、供应链和品牌认知挑战。
4. 生态整合
- 车家互联:深化与小米智能家居的联动,拓展更多场景化服务(如车内控家、地理围栏模式)。
总结:小米 SU7 的 “破局” 与 “突围”
小米 SU7 以 “高性价比 + 生态互联” 为核心,成功切入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表现印证了其产品力和市场定位的正确性。其优势在于精准把握年轻用户需求、快速迭代的软件能力及小米生态的协同效应;短板则体现在智驾成熟度、产能爬坡及品牌溢价不足。未来,若能在智能驾驶技术、全球化布局及成本控制上持续突破,小米有望在新能源汽车 “淘汰赛” 中跻身第一梯队。对于消费者而言,小米 SU7 是一款兼顾性能、续航与智能体验的车型,尤其适合注重科技感和性价比的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