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的中配车型为2024 款 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官方指导价 24.59 万元。以下从核心配置、性能表现、智能驾驶、续航能力、竞品对比及用户反馈等维度展开分析,帮助您全面了解这款车型的竞争力与特点:
一、核心配置与设计
- 动力系统
- 驱动形式:后置单电机后驱,搭载联合电子 TZ220XS000 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 220kW(299 马力),峰值扭矩 400N・m,0-100km/h 加速时间 5.7 秒。
- 底盘调校: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独立悬架,标配 CDC 连续阻尼可调系统,兼顾操控性与舒适性,高速过弯侧倾抑制优秀,颠簸路面滤震细腻。
- 车身尺寸:4997×1963×1455mm,轴距 3000mm,属于中大型轿跑,后排腿部空间宽裕,但头部因溜背设计略有妥协。
- 内饰与科技
- 座舱设计:标配 Nappa 真皮座椅、25 扬声器音响系统(含超重低音与天空声道)、56 英寸 HUD 抬头显示,支持多色氛围灯与香氛系统。
- 车机系统:搭载澎湃 OS,配备高通骁龙 8295 芯片,操作流畅度媲美旗舰手机,支持语音控制、跨设备互联(如米家智能家居联动),但部分用户反馈地下车库网络信号较弱。
- 舒适性配置:前排座椅通风 / 加热、方向盘加热、双层隔音玻璃,冬季远程预热功能实用。
二、续航与充电能力
- 续航表现
- 电池容量:94.3kWh 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神行电池),CLTC 标准续航 830km,实测低温区(5~15℃)续航达成率 91%(约 737km),寒冷区(-20~-25℃)达成率 47.5%(约 385km),冬季续航衰减控制优于同级。
- 能耗管理:百公里电耗 12.9kWh,支持动能回收调节,长下坡可反向充电,缓解续航焦虑。
- 充电效率
- 快充技术:400V 高压平台,10%-80% 充电时间 0.5 小时,15 分钟补能 350km,兼容第三方快充桩(如国家电网、特来电)。
- 充电网络:接入 13 家运营商,覆盖 365 个城市超 102 万充电桩,高速服务区覆盖率 88.1%,支持智能推荐空闲桩位。
三、智能驾驶与安全
- 硬件配置
- 传感器:11 颗高清摄像头(含 800 万像素三目摄像头)、12 颗超声波雷达、1 颗激光雷达(顶配 Max 版专属),算力为单颗英伟达 Orin X 芯片(84 TOPS)。
- 功能覆盖:支持高速 NOA 领航辅助、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城市 NOA 需选装(2025 年 5 月起标配)。
- 实际体验
- 高速场景:变道逻辑果断,对加塞车辆识别灵敏,LCC 车道居中稳定,但弯道曲率过大时可能退出。
- 泊车功能:自动泊车成功率高,支持跨楼层记忆泊车,窄车位通过能力优秀(最小 2.1 米)。
- 安全冗余:配备 AEB 紧急制动、DOW 开门预警、胎压显示,车身采用热成型钢占比 36%,C-NCAP 五星安全认证。
四、竞品对比与用户反馈
- 横向对比
- 特斯拉 Model 3 长续航版:价格更高(29.99 万),续航略短(668km),但品牌溢价与超充网络优势明显,智驾系统需选装 FSD(6.4 万元)。
- 比亚迪汉 EV 智驾版:续航 650km,价格相近(25 万左右),但加速较慢(7.9 秒),智能座舱交互体验弱于小米。
- 小鹏 P7i 超长续航版:续航 725km,智驾功能丰富(XPILOT 4.0),但空间与品牌认可度不及 SU7。
- 用户评价
- 优点:颜值高(风阻系数 0.195Cd)、车机流畅、续航扎实、售后服务响应快。
- 缺点:车漆较薄易刮花、悬挂偏硬(尤其后排)、无线充电发热明显。
五、选购建议
- 适合人群:追求长续航、高性价比、科技体验的家庭用户,或对智能驾驶有基础需求的城市通勤族。
- 选装建议:推荐加 8000 元选装 20 英寸轮毂(提升颜值与抓地力),或选装城市 NOA 功能(2025 年 5 月起标配)。
- 购买时机:2025 年 5 月起,小米将 “智驾” 更名为 “辅助驾驶”,中配版标配城市 NOA,性价比进一步提升。
总结
小米 SU7 中配版以 24.59 万元的价格,提供了 830km 超长续航、高阶智驾功能、澎湃 OS 生态及越级的空间体验,是 20-25 万元纯电轿跑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尽管在细节(如车漆、悬挂)上仍有改进空间,但其综合实力已足以挑战特斯拉 Model 3、比亚迪汉 EV 等传统豪强,尤其适合注重续航与智能体验的科技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