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待生产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6 00:43:50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待生产
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 SU7 已于 2024 年 4 月 3 日正式开启交付,目前处于规模化生产阶段,且产能正在稳步提升。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详细分析:

一、生产现状:产能爬坡与交付进展


  1. 工厂产能与交付量
    小米汽车北京亦庄一期工厂于 2023 年 6 月竣工,2024 年 3 月启动量产。截至 2025 年 4 月,该工厂单月产能已突破 2.8 万辆,连续 7 个月交付量超 2 万台。不过,由于订单量远超预期(累计锁单超 32 万辆,仍有 15 万辆待交付),交付周期被大幅拉长。以 SU7 标准版为例,锁单后交付周期需 45 周(约 11 个月),高配版 Max 甚至需等待 8 个月。
  2. 产能提升措施
    • 工作制度调整:工厂从 2025 年 1 月起实行 “每两周休息一天” 的工作制,以延长生产时间。
    • 双班生产:一期工厂已开启双班模式,日产能从 400 辆提升至 700 辆,极限年产能达 24 万辆。
    • 供应商协同:小米要求核心供应商(如宁德时代、汇川技术)将配件产能提升至月产 1.2 万辆,以匹配工厂需求。


二、未来产能规划:二期工厂与新车型布局


  1. 二期工厂投产计划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位于北京通州马驹桥镇,占地 53.1 万平方米,于 2024 年 9 月启动建设,2025 年 4 月 15 日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6 月中旬竣工,最快 7 月、最迟 8 月正式投产。投产后,两座工厂总产能将超过 30 万辆 / 年,主要用于生产首款 SUV 车型 YU7。
  2. 新车型 YU7 进展
    • 定位与售价:YU7 为纯电 SUV,预计起售价 22.98 万 - 25.59 万元,对标特斯拉 Model Y。
    • 上市时间:原计划 2025 年 6-7 月上市,因测试优化可能延期至 8 月。
    • 生产准备:二期工厂已进入设备联调阶段,预计 5 月中下旬启动试生产,优先满足 YU7 前期产能需求。


三、供应链与资质:产能保障的关键因素


  1. 核心供应商
    • 电池:宁德时代提供三元锂电池(101kWh),比亚迪弗迪电池供应磷酸铁锂电池。
    • 芯片:英伟达 Orin X 芯片支持自动驾驶(算力 508TOPS),高通 8295 芯片用于智能座舱(AI 算力 30TOPS)。
    • 电机:汇川技术提供双电机,联电科技供应单电机。

  2. 生产资质
    小米汽车通过与北京越野合作获得生产资质,首款车型以 “北京小米” 品牌申报工信部公告。独立资质方面,小米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工信部准入资质正在推进中。

四、市场表现与挑战


  1. 订单与需求
    SU7 上市 24 小时大定突破 8.8 万辆,SU7 Ultra 发布 2 小时大定破 1 万辆,全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辆上调至 35 万辆。第三方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新增锁单超 15 万份,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2. 交付压力与用户体验
    超长交付周期可能影响用户满意度。雷军曾坦言 “担心被骂惨”,并强调 “确保质量和生产安全是前提”。为缓解压力,小米正通过新增门店(2025 年 5 月计划新增 29 家)和优化物流网络提升服务效率。

五、总结:生产已全面启动,产能瓶颈逐步突破


小米汽车已从 “待生产” 阶段进入规模化交付期,但产能与订单的矛盾仍突出。随着二期工厂投产、供应链协同优化及新车型上市,2025 年下半年产能有望显著释放。对于消费者而言,若选择 SU7 需做好长期等待的准备;若关注新车型 YU7,可期待其上市后的产能表现。
小米汽车待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