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车型定位与设计
法拉利 FUV(Purosangue)
作为法拉利首款 SUV,官方将其定义为 "FUV(Ferrari Utility Vehicle)",强调多功能性与超跑基因的结合。车身尺寸为 4973×2028×1589mm,轴距 3018mm,采用对开门设计与低趴轿跑姿态,车重 2180kg。其设计语言延续法拉利标志性的空气动力学美学,如主动式扰流板、碳纤维材质车顶等,同时保留 V12 发动机的咆哮声浪与 340km/h 的极速能力。
小米 YU7
小米首款纯电 SUV,定位家庭用户与科技爱好者。车身尺寸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采用溜背式设计与隐藏式门把手,风阻系数低至 0.235Cd。外观延续小米 SU7 的简约科技风格,水滴形大灯组与贯穿式星环尾灯形成差异化识别度,整体设计更注重空间实用性与空气动力学平衡。
二、动力与性能
法拉利 FUV
搭载 6.5L V12 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 725 马力,峰值扭矩 716N・m,匹配 8 速双离合变速箱,0-100km/h 加速 3.3 秒,极速 340km/h。采用中前置发动机布局与 49:51 的前后重量分配,配合主动悬架系统(TASV 减震器)与四轮转向技术,操控表现接近运动轿车。但作为燃油车,其 WLTC 综合油耗达 21L/100km,碳排放较高。
小米 YU7
全系纯电驱动,双电机版本综合功率 508kW(691 马力),0-100km/h 加速 3.5 秒,最高车速 253km/h。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最高 800km,支持 800V 超充技术(3 分钟补能 200km)。底盘采用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结构,标配 CDC 可变阻尼悬架,兼顾舒适性与运动性。
三、智能与配置
法拉利 FUV
内饰以奢华材质为主(真皮 + Alcantara),配备 10.25 英寸全液晶仪表与副驾娱乐屏,但车机系统仍以物理按键操作,仅支持基础 CarPlay 功能,智能驾驶停留在 L2 级。其核心亮点在于 "驾驶仪式感",如 F1 式方向盘、Manettino 驾驶模式旋钮,以及 V12 发动机声浪模拟功能。
小米 YU7
延续小米生态链优势,配备 1.5K 悬浮中控屏、全场景语音交互与手势控制,支持米家设备互联(如远程控制空调、扫地机器人)。智能驾驶方面,搭载 Orin-X 芯片与纯视觉方案,支持高速 NOA 与自动泊车,但近期因夜间突发障碍物识别问题引发争议。车内空间设计灵活,后排座椅支持 15cm 前后滑动,后备厢容积达 550L(扩展后 1350L),远超法拉利的 473L。
四、价格与使用成本
法拉利 FUV
国内官方指导价 498.8 万元起,选装后普遍超过 600 万元。年均使用成本高昂:保险约 8-10 万元,保养周期 1 万公里 / 1 年,单次费用约 2-3 万元,油耗成本年均超 5 万元(按 2 万公里计算)。
小米 YU7
预售价 23.59 万 - 32.99 万元,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作为电动车,其使用成本极低:年均电费约 2000 元(按 2 万公里计算),保养周期 1 万公里 / 1 年,单次费用不足 500 元,且首任车主享终身质保。
五、目标用户与场景
法拉利 FUV
适合追求品牌溢价与极致性能的高净值人群,主要用于赛道体验、短途旅行或身份象征。其 4 座布局与紧凑后排空间(仅容儿童座椅)限制了家庭实用性,更适合作为第三辆或第四辆车。
小米 YU7
面向注重性价比与科技体验的中产家庭,可满足日常通勤、长途自驾(续航 800km)与多场景需求(如露营装备装载)。其智能座舱与空间设计更贴合中国用户习惯,且支持快充网络覆盖广泛。
总结
法拉利 FUV 是机械美学的巅峰之作,以 V12 声浪与赛道级操控定义豪华 SUV 标杆,但 600 万级售价与高昂使用成本使其成为极少数人的玩具。小米 YU7 则以 30 万级定价实现百万级性能,凭借超长续航、智能生态与空间灵活性,重新定义家用纯电 SUV 标准。两者如同硬币两面:一面是对内燃机精神的极致坚守,另一面是对电动化未来的大胆探索。选择取决于用户对品牌价值、实用性与使用成本的优先级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