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车身结构:采用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高强度钢铝占比高达 90.1%,重点区域铺设 2000MPa 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整车扭转刚度达到 51000N・m/deg。这种车身结构在碰撞时能有效抵挡冲击力,保障乘员舱的结构完整,例如在中保研 25% 正面偏置碰撞测试中,车门能正常开启,电池系统未着火,乘员舱完好无损,前挡风玻璃都没有碎裂。
- 安全气囊:车内标配 7 个安全气囊,包括前排中央安全气囊,能有效防止前排乘客在侧碰中相互碰撞。同时,还有特殊设计的气囊、气帘,如副驾异形气囊和后排下弯式气帘,可全面保护整车乘员。
- 主动安全配置:全系标配 16 项主动安全功能,AEB Pro(自动紧急制动)可根据风险等级实时调整避险策略,首批交付量产版本 AEB 前向紧急制动可在 130km/h 最高行驶速度下实现最大 70km/h 速度降,最高 135km/h 刹停速度将在首个 OTA 中实现。这些主动安全功能通过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环境和驾驶员行为,提供及时警告和干预,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 特殊设计:设计了牛角式副车架,增加力传递路径,支撑实现车体滑移;在正面 25% 偏置碰撞测试中,采用 “车轮旋转 + 车体滑移 + 车身强化” 方案,设计三条力传递路径分散碰撞力,配合连杆设计实现轮毂旋转以保护乘员;车门内部使用 2000MPa 超高强度热成型钢防撞梁,后门防脱钩,B 柱填充 CBS 增强型材料,这些设计都能有效增强车辆在碰撞时的安全性。
- 安全测试成绩:达到了 C - NCAP 2024 版五星安全标准、E - NCAP 2023 版五星安全标准以及 C - IASI 2023 版 3G + 优秀安全标准。在 C - NCAP 测试中,综合得分率高达 93.5%,其中乘员保护得分率为 94.31%,VRU 保护得分率为 90.42%,主动安全得分率为 95.25%。在中保研测试中,对成员的保护表现出色,整体得到了 G + 的好成绩,在驾驶员侧正面 25% 偏置碰撞、成员侧正面 25% 偏置碰撞、正面 50% 偏置碰撞和侧面碰撞中,对成员的保护 0 缺陷,A 柱无变形、乘员舱结构完整,气囊发挥充分作用。
- 电池安全:采用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电池包通过了 55°C 高温无热蔓延测试,具备 14 层硬核物理防护,拥有 7.8㎡主动冷却面积和 165 片气凝胶。在 3 月 29 日的高速碰撞事故中,电池系统的高压系统在 86 毫秒内完成自动断电,未引发连锁燃烧,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不过,小米 SU7 在维修经济性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在中保研测试中,结构耐撞性和可维修性成绩不理想,低速主动安全方面甚至未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