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iCAR V23:高性价比硬派越野
- 定位与价格:由智米科技创始人苏峻团队与奇瑞合作打造,官方明确将其定义为 “年轻人的第一台车”。起售价9.98 万元,顶配 13.98 万元,价格门槛极低,适合预算有限的年轻用户。
- 设计亮点:
- 硬派造型:方盒子车身融合赛博朋克风格,提供多种个性化配色和改装套件,满足年轻人对 “独特标签” 的需求。
- 实用空间:轴距达 2700mm,后排座椅可完全放平,后备箱容积灵活,适合日常通勤和短途旅行。
- 核心配置:
- 动力与续航:提供 301km、401km、501km 三种续航版本,支持快充(30 分钟充至 80%),电机最大功率 150kW,零百加速 7.8 秒。
- 智能功能:搭载高通骁龙 6155 芯片,支持语音控制、手机 APP 远程控车,部分车型配备 L2 级辅助驾驶(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
- 市场表现:2025 年 3 月销量 5002 辆,累计销量 15255 辆,在紧凑型 SUV 中排名第 29 名,显示出一定的市场认可度。
二、小米 SU7:科技感与性能兼备
- 定位与价格:小米首款量产车型,主打 “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的 Dream Car”,价格区间21.59-29.99 万元,适合追求性能和科技感的年轻用户。
- 性能表现:
- 动力:Max 版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 673Ps,零百加速 2.78 秒,最高车速 240km/h,性能对标百万级燃油车。
- 续航与充电:CLTC 续航最高 830km,支持 800V 高压快充(充电 10 分钟补能 400 公里),解决续航焦虑。
- 智能配置:
- 驾驶辅助:Xiaomi Pilot 3.0 系统配备激光雷达、11 颗摄像头和 5 颗毫米波雷达,支持高速领航、自动泊车等 27 项功能。
- 智能座舱:澎湃 OS 车机系统支持手机无缝互联,AI 语音助手 “小爱同学” 可识别复杂指令(如 “打开车窗 30% 并导航到充电站”)。
- 市场反响:2024 年上市后 27 分钟大定突破 5 万台,2025 年第一季度销量达 75869 辆,成为现象级爆款。部分车主因事故后安全性认可小米(如车辆翻滚坠崖后乘员仅轻微擦伤),进一步提升品牌信任度。
三、其他车型与规划
- 小米 YU7(御 7):首款纯电 SUV,预计 2025 年 8 月上市,预售价 30-40 万元。采用轿跑设计,续航最高 770km,配备激光雷达和全景天幕,定位中高端年轻家庭用户。
- 生态与补能:小米计划 2025 年建成 500 + 座超充站,覆盖一线城市和高速服务区,支持 600kW 液冷超充,兼容 800V/400V 车型。此外,车辆可联动米家智能家居(如到家前自动开启空调),强化 “人车家” 一体化体验。
四、年轻人选择的核心优势
- 性价比突出:iCAR V23 以 10 万元级价格提供硬派越野设计和智能配置,SU7 则以 20 万元级价格实现百万级性能,延续小米 “高配低价” 基因。
- 智能科技领先:从语音交互到高阶驾驶辅助,小米汽车深度整合手机生态,满足年轻人对便捷性和科技感的需求。
- 个性化与改装潜力:iCAR V23 提供丰富的车身颜色和改装选项,SU7 支持空气悬架和 CDC 减震器的个性化调校,贴合年轻人追求 “好玩” 的心态。
- 政策与补贴:以重庆为例,购买新能源车型可享最高 1.5 万元以旧换新补贴,叠加小米金融分期方案(首付低至 10%),进一步降低购车门槛。
五、需注意的问题
- 交付与服务:部分用户反馈 SU7 存在交付延迟、销售误导等问题,小米官方强调订单有效期为 360 天,延期提车可能导致定金不予退还。
- 品牌关系澄清:iCAR V23 虽由原智米团队打造,但小米官方多次声明其与小米集团、生态链无股权关联,用户需注意区分品牌归属。
总结
小米通过iCAR V23和SU7两款车型,精准覆盖了年轻人对 “高性价比”“科技感”“个性化” 的需求。iCAR V23 以 10 万元级价格提供硬派设计和实用配置,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SU7 则以性能和智能为核心,吸引追求驾驶乐趣和科技体验的群体。结合小米的生态优势和政策补贴,这两款车型确实具备成为 “年轻人第一辆汽车” 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