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一期产能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30 05:51:43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一期工厂的额定年产能为15 万辆,这一信息在多个权威来源中得到明确确认。该工厂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于 2022 年 4 月动工,2023 年 6 月竣工,涵盖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及电池等六大车间,占地面积达 72 万平方米。

一、产能规划与实际表现


  1. 设计产能与极限冲刺
    一期工厂的额定月产能为 1.25 万辆,但通过产线优化、双班制生产及设备调试,2024 年 11-12 月曾冲刺月产量 2.4 万辆,产能利用率接近 200%。这一效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例如特斯拉上海工厂首年产能利用率约为 120%。
    2024 年,小米汽车累计交付 136,854 辆,其中 SU7 车型贡献了主要销量,显示一期工厂实际产能已接近设计极限。
  2. 2025 年产能布局
    2025 年,一期工厂仍以 15 万辆为额定产能,但通过二期工厂的扩建(预计 2025 年 6 月竣工,7-8 月投产),总产能将提升至 30 万辆。不过,二期工厂投产初期可能面临设备调试和供应链协同的挑战,实际全年贡献产能约 6 万辆,因此 2025 年总产能预计在 21 万 - 25 万辆之间。

二、产能提升的核心驱动力


  1. 生产工艺优化
    一期工厂采用高度自动化生产线,综合自动化率超过 91%,关键工艺自动化率达 100%,每小时可生产约 40 辆 SU7,76 秒下线一台新车。这种效率得益于小米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积累,例如自研的压铸工艺和电池包集成技术。
  2. 供应链与配套支持
    大兴区瀛海镇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于 2025 年 5 月投产,预计为小米汽车配套生产 37 万辆零部件,这将进一步提升一期工厂的供应链稳定性。此外,小米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的二代麒麟电池已实现量产,支持更高的生产效率。
  3. 市场需求与订单压力
    截至 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累计订单突破 32 万辆,交付仅 18 万辆,未交付订单达 15 万辆,标准版等待周期长达 43-46 周。这种旺盛需求倒逼产能提升,小米计划通过双工厂布局和产线调优,在 2025 年实现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部分分析师甚至预测实际产量可能达到 45 万辆。

三、未来挑战与战略布局


  1. 二期工厂的投产进度
    二期工厂原计划 2024 年动工,但受土地审批和施工进度影响,竣工时间推迟至 2025 年 6 月。若能按时投产,将缓解一期工厂的压力,但初期产能爬坡可能需要 3-6 个月。
  2. 多车型协同生产
    2025 年,小米将推出第二款车型 MX11(SUV),与 SU7 共享平台和零部件。一期工厂需在维持 SU7 产能的同时,为 MX11 预留产线,这对生产调度提出更高要求。
  3. 全球竞争与产能扩张
    雷军曾表示,小米汽车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前五大汽车制造商,为此需在 2025 年后进一步扩产。目前,小米已在常州等地规划新工厂,未来总产能可能突破 50 万辆。

总结


小米汽车一期工厂的额定年产能为 15 万辆,但通过技术优化和管理创新,实际产能在 2024 年已接近 28 万辆。2025 年,随着二期工厂的投产和供应链升级,小米汽车的总产能将逐步向 30 万辆迈进,同时面临多车型协同生产和市场需求激增的挑战。这一产能布局不仅体现了小米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实力,也为其全球市场扩张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