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米近期的重要动态,涵盖手机、汽车、AI 技术、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的最新进展:
一、手机业务:中国市场登顶,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 Q1 出货量重返中国第一
根据 IDC 和 Canalys 数据,2025 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机在中国市场出货量达 1330 万台,同比增长 39.9%,市场份额 18.6%,时隔十年再次登顶。这一成绩得益于渠道优化(小米之家门店超 1.1 万家)、线上线下统一定价策略,以及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推动。高端机型(如小米 15 系列)占比提升至 25%,4000 元以上机型销量同比激增 210%,推动均价上涨 17%。
- 小米 15 系列全球发布
2025 年 3 月,小米在巴塞罗那发布小米 15 系列,包括小米 15 Ultra(起售价 1499 欧元)、小米 15 标准版,以及小米平板 7 Pro、Buds5 Pro 耳机等生态产品。小米 15 Ultra 搭载高通骁龙 8 至尊版芯片、6000mAh 大电池,支持卫星通信,并配备 2K 全等深四微曲屏幕,主打影像与性能。
二、汽车业务:SU7 交付加速,新车计划明确
- SU7 销量持续攀升
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交付量超 2.9 万辆,累计交付量突破 20 万辆,从 10 万辆到 20 万辆仅用 119 天,创下新能源汽车品牌量产初期的行业纪录。雷军宣布 2025 年全年交付目标提升至 35 万辆,较原计划增长 16.7%。
- 上海车展首秀与新车动态
4 月 23 日,小米汽车首次参加上海车展,展出 SU7 全系及 SU7 Ultra,尽管雷军未到场,但展台人气爆棚,限量周边产品引发排队热潮。官方确认 SUV 车型 YU7 将于 6-7 月上市,并未推迟。SU7 Ultra 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售价 52.99 万元,搭载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HAD)功能,开售 10 分钟大定突破 6900 台,锁单量已超 1 万台。
- 产能与供应链优化
北京亦庄工厂二期工程启动,预计 2025 年底实现双班生产,年产能突破 40 万台。SU7 Ultra 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第四季度毛利率提升至 20.4%,亏损收窄至 7 亿元。
三、AI 与技术研发:全场景 AI 布局加速
- AI 技术深度落地
小米汽车搭载自研 AI 底盘技术,智能座舱系统实现五音源即时响应,自研声音大模型提升车外唤醒防御功能。小米 15 Ultra 配备星辰通信系统和 AI 大模型计算摄影平台 2.0,拍摄画质显著提升。小米澎湃 OS 2 通过 Hyper AI 技术连接全球超 10 亿台设备,AIoT 平台月活跃用户达 6.858 亿。
- 研发投入加码
2024 年小米研发投入达 241 亿元,同比增长 25.9%,专利申请超 4.2 万项。2025 年计划投入 70-80 亿元用于 AI 研发,占总研发经费的四分之一,重点布局端到端智能驾驶、AI 大模型与跨端智联。
四、智能家居:空调业务战略升级,全球化提速
- 空调业务剑指中国前二
4 月 27 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宣布空调业务战略升级,目标 2030 年进入中国市场前两名。武汉智能工厂一期工程已封顶,预计年内投产,年产能 600 万台,融合 AI 与工业互联网技术,自动化率达 81%。高端产品线如米家中央空调 Pro 系列(起售价 23999 元)直接对标传统品牌,2024 年空调出货量突破 680 万台,线上零售额市占率 11.95%。
- 大家电出海元年
2025 年小米空调、冰箱等大家电正式进入东南亚市场,小米之家计划 5 年内海外开店 1 万家,3-4 年实现国外市场收入翻倍。小米 AIoT 平台连接设备超 8.6 亿台,覆盖全球用户的智能生活需求。
五、ESG 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与技术普惠
小米发布 2024 年 ESG 报告,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
- 绿色生产:小米智能工厂和 EV 工厂采用 AI 与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高效环保生产,自动化率超行业平均水平。
- 技术普惠:优化 TalkBack 语音辅助功能,提升视障用户体验;与机构合作开发适老化技术,推动数字包容性。
- 气候行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碳排放,目标 2030 年实现全球运营碳中和。
六、市场竞争与战略展望
小米通过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将手机、汽车、智能家居深度联动,利用国补政策和渠道优势巩固市场地位。在高端市场,小米 15 系列与 SU7 Ultra 挑战华为、苹果;在中低端市场,Redmi 品牌通过性价比策略保持份额。雷军表示,小米将坚持科技创新与高端化道路,把 AI 技术应用到所有终端,推动中国科技产品的全球影响力。
以上信息综合自小米官方公告、权威媒体报道及行业分析,反映了小米在 2025 年的核心战略与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