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su7标准版有没有智驾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1 01:35:35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su7标准版有没有智驾
小米 SU7 标准版配备智能驾驶功能,但与 Pro 版、Max 版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硬件配置和功能覆盖范围上。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标准版智驾功能解析


1. 基础硬件配置


  • 芯片:搭载 NVIDIA Orin-N 芯片,算力为 84TOPS。这一芯片定位入门级,主要支持基础的辅助驾驶功能,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但在复杂场景下的处理能力有限。
  • 传感器:配备 1 个毫米波雷达、11 个车外摄像头(含 5 个高清环视摄像头)和 12 个超声波雷达。与 Pro 版、Max 版相比,标准版缺少激光雷达,且毫米波雷达数量较少,导致对障碍物的识别能力较弱。例如,其 AEB 功能(自动紧急制动)仅支持车辆、行人、二轮车三类目标,无法响应锥桶、水马、动物等障碍物。

2. 功能覆盖范围


  • 基础 L2 级辅助:支持自适应巡航(ACC)、车道居中辅助(LCC)、拨杆变道辅助、自动泊车等功能。这些功能适用于高速和城市快速路,但需驾驶员全程监控。
  • 特定场景优化:标准版支持变焦 BEV 技术,可根据泊车、城区、高速等场景调整算法的感知范围。此外,其前向防碰撞功能包含碰撞预警和紧急制动,工作速度范围为 8-135km/h。

3. 与高阶版本的对比


版本芯片激光雷达传感器数量功能支持
标准版Orin-N(84TOPS)1 毫米波雷达 + 11 摄像头基础 L2 级辅助、自动泊车
Pro 版双 Orin-X(508TOPS)3 毫米波雷达 + 1 激光雷达 + 12 摄像头高速 / 城市 NOA、代客泊车
Max 版同 Pro 版同 Pro 版同 Pro 版,新增空气悬架

二、智驾功能的实际表现与限制


1. 硬件性能的局限性


  • 算力不足:Orin-N 芯片的算力(84TOPS)仅为 Pro 版 Orin-X(508TOPS)的约 16%,难以应对复杂路况下的实时数据处理需求。例如,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中,标准版的摄像头感知能力可能下降,导致系统误判或退出。
  • 传感器缺失:缺少激光雷达意味着标准版无法生成高分辨率三维点云图像,对异形车辆、施工路障等障碍物的识别能力较弱。

2. 功能场景的限制


  • 高速领航辅助:标准版支持高速 / 快速路的领航辅助,但需依赖高精地图,且在遇到施工、弯道等复杂场景时可能需要驾驶员接管。
  • 城市道路辅助:由于硬件限制,标准版不支持城市 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无法在城市道路中实现自动变道、避障等功能。

3. 用户反馈与事故案例


  • 接管要求:用户手册明确指出,智能驾驶功能为辅助系统,驾驶员需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例如,在 2025 年 3 月的一起事故中,标准版在 NOA 状态下检测到障碍物后减速,但驾驶员未及时接管,最终导致碰撞。
  • 功能可靠性:部分用户反馈,标准版的智驾系统在识别小物体(如锥桶)或突发情况时表现不稳定,需依赖驾驶员主动干预。

三、选购建议


1. 标准版适用场景


  • 预算有限:标准版售价 21.59 万元,适合对智驾需求不高、主要用于城市通勤的用户。
  • 基础辅助需求:若仅需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标准版已能满足日常使用。

2. Pro 版 / Max 版的优势


  • 高阶智驾:Pro 版(24.59 万元)和 Max 版(29.99 万元)支持城市 NOA、代客泊车等功能,适合对智能驾驶有更高要求的用户。
  • 硬件升级:激光雷达和双 Orin-X 芯片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感知能力和响应速度,尤其在复杂路况下表现更优。

3. 注意事项


  • 政策调整:根据工信部要求,车企需将 “智驾” 表述改为 “组合辅助驾驶”,小米可能调整宣传用语,但功能本质未变。
  • 风险提示:无论版本如何,智能驾驶功能均为辅助系统,驾驶员需时刻保持注意力,避免过度依赖。

总结


小米 SU7 标准版具备基础的智能驾驶功能,但受限于硬件配置,其能力主要集中在高速 / 快速路的 L2 级辅助。若对城市道路高阶智驾有需求,建议选择 Pro 版或 Max 版。同时,用户需明确智能驾驶的辅助性质,避免因过度信任系统而导致安全风险。
小米su7标准版有没有智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