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智驾叶博士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1 01:35:41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关于 “小米智驾叶博士”,目前公开信息显示,这一称呼通常指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小米汽车自动驾驶业务负责人叶航军博士。作为小米智能驾驶领域的核心领导者,叶航军在技术研发、团队管理及战略布局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个人经历与小米智驾的发展轨迹紧密交织。

一、叶航军的背景与职业历程


叶航军于 2003 年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检索。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在谷歌(2006-2010 年)和腾讯(2010-2012 年)从事搜索引擎和分布式系统研发,曾参与谷歌下一代搜索引擎 “咖啡因” 的核心开发,并在腾讯主导搜索系统的底层架构设计。
2012 年,叶航军加入小米,初期负责云技术与人工智能相关业务。2019 年,他出任小米人工智能部总经理,并担任 AIoT 战略委员会副主席,推动小米在 AIoT 领域的技术落地。2021 年,随着小米宣布造车,叶航军被雷军 “点将” 全面负责自动驾驶业务,成为小米汽车智能驾驶团队的灵魂人物。

二、叶航军在小米智驾的核心贡献


1. 技术路线与架构创新


叶航军主导了小米智驾从传统模块化架构向端到端大模型的转型。2024 年,他推动将原 “感知” 和 “规控” 部门合并为 “端到端算法与功能部”,采用 “VLM(视觉语言模型)+ 端到端” 技术架构,实现从感知到决策的一体化模型覆盖。这一架构增强了系统对复杂场景(如收费站、环岛、消防栓等)的处理能力,并通过海量数据训练提升驾驶行为的自然性。

2. 产品落地与用户体验


在叶航军的领导下,小米智驾团队在三年内完成了从高速 NOA 到城区 NOA 再到全场景端到端智驾的跨越。2025 年 1 月,雷军亲测的 “车位到车位” 智驾系统(第二版)支持跨场景连续通行,覆盖城区、高速、ETC、工厂内部道路等复杂环境,并通过 VLM 模型优化了边缘场景处理能力。该系统计划在 2025 年 3 月迎来大版本升级,进一步巩固小米在智能驾驶第一梯队的地位。

3. 团队建设与资源投入


叶航军组建了一支超过 1200 人的智驾团队,成员涵盖算法、硬件、数据平台等全链条人才,硕博占比超过 70%。小米在智驾领域的投入已累计超过 55 亿元,2025 年计划再投入 35 亿元,专注于端到端技术研发与 L3/L4 级自动驾驶预研。此外,叶航军通过收购深动科技、引入图森未来 CTO 王乃岩等行业大牛,加速技术积累与量产进程。

4. 行业影响力与战略布局


叶航军推动小米与蔚来、小鹏、理想等车企合作,整合补能网络,提升用户体验。他还主导了小米智驾的全球化布局,例如在纽北设立长期测试团队,为 SU7 Ultra 的性能优化提供支持。在行业层面,叶航军被视为中国智驾技术的 “灵魂人物” 之一,其技术路线与战略决策对行业趋势具有参考价值。

三、叶航军的管理风格与绩效认可


叶航军以 “数据驱动” 和 “快速迭代” 为管理理念,强调算法优化与用户需求的结合。雷军曾公开表示,叶航军在 2024 年的绩效为 A 级,属于 “全集团标杆”,并称赞其团队 “三年追平第一梯队” 的成绩。他的领导风格注重跨部门协作,例如将 AI 实验室、小爱同学团队与智驾部门深度协同,提升技术落地效率。

四、未来挑战与目标


叶航军的 2025 年核心目标是 “站稳智能驾驶第一阵营”,具体包括:
  1. 技术层面:加速端到端智驾的全场景覆盖,推动 L3 级自动驾驶的商用落地。
  2. 数据层面:扩大数据飞轮效应,计划将大模型训练视频片段从 300 万增至 1000 万,提升系统泛化能力。
  3. 生态层面:深化与车企、供应链的合作,构建 “硬件 + 数据 + 服务” 的智能驾驶生态。

五、总结


叶航军博士作为小米智驾的 “掌舵者”,其技术背景、战略眼光与执行力直接塑造了小米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力。从早期的 AIoT 布局到如今的端到端智驾,他始终以 “用户体验” 和 “技术突破” 为核心,带领小米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了从追赶者到第一梯队的跨越。未来,随着小米智驾的持续投入与技术迭代,叶航军的角色将更加关键,其决策将影响小米汽车能否在智能化下半场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