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是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该工厂由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建设和运营。以下是具体信息及最新进展:
一、北京工厂:核心生产基地
1. 工厂概况
- 地理位置:北京亦庄新城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紧邻地铁 17 号线北神树站,周边配套完善的汽车产业链集群。
- 建设规模:
- 一期工程:占地 72 万平方米,2022 年 4 月开工,2023 年 6 月通过验收,2024 年 3 月正式揭幕并投产。工厂包含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电池六大车间,以及实验楼和办公楼,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
- 二期工程:紧邻一期工厂,占地 53 公顷,2024 年动工,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6 月竣工,7-8 月投产。投产后,北京工厂总产能将提升至30 万辆 / 年,可满足小米 SU7、YU7 等车型的生产需求。
- 技术亮点:
- 高度自动化:超过 700 台机器人覆盖关键工艺,实现 100% 自动化生产,每小时可生产 40 辆汽车,平均 76 秒下线一台。
- 柔性化产线:涂装车间支持 40 分钟快速换色,减少 25% 订单交付时间,可同时生产 9 种颜色车型。
- 全链条整合:工厂内设有 29 个试验室和 2.5 公里测试跑道,实现研发、测试、生产一体化,缩短新车开发周期。
2. 产能与交付
- 当前产能:2024 年 4 月首批交付时,工厂日产能不足 300 辆,月产能约 7000 辆;经过产能爬坡,2025 年 3 月已实现月产能 1.2 万辆,接近一期规划目标。
- 交付进展: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 SU7 锁单量超 4 万单,工厂采用 “前店后厂” 模式,即工厂店直接承担交付和试驾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 未来目标:2025 年全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辆提升至 35 万辆,二期工厂投产后将进一步缓解产能压力。
二、武汉工厂:供应链布局与潜在产能
1. 供应链项目
- 江夏区基地:2025 年 3 月,小米在武汉江夏区金港新区启动N3 前副车架焊接生产线项目,由上海本特勒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承建,年产 30 万套前副车架,主要为小米第三款车型(增程式 SUV YU7)做准备。
- 光谷智能家电工厂:2024 年 11 月奠基,计划 2025 年 11 月投产,初期生产空调,未来可能扩展至汽车零部件。
2. 整车工厂规划
- 网传方案:有消息称小米计划在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建设2000 亩整车工厂,规划产能支撑 2026 年百万辆目标,但目前未获官方确认。
- 合作可能性:武汉拥有东风汽车闲置工厂、成熟供应链和人才资源,小米可能通过收购或合作方式快速落地产能,但需解决土地用途变更(部分地块已规划为低空经济)等问题。
三、生产模式:自建为主,代工为辅
1. 自主生产
- 独立资质:2024 年 7 月,工信部公告显示小米汽车生产企业名称变更为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标志其获得独立造车资质,无需依赖代工。
- 供应链整合:小米直接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供应商合作,通过数字化管理优化库存,降低电池等核心部件成本。
2. 历史代工洽谈
- 2023 年曾与北汽蓝谷、江淮汽车等洽谈代工,但最终选择自建工厂。目前仅供应链环节(如富士康参与智能化组件生产)存在外部合作,整车制造由北京工厂主导。
四、总结:北京为核心,武汉待突破
- 当前生产厂家: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亦庄工厂),负责小米 SU7、YU7 等车型的整车制造。
- 未来布局:武汉工厂若落地,将成为第二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增程式车型;北京工厂则聚焦纯电车型,形成 “南北双基地” 格局。
- 用户建议:如需了解最新生产动态,可关注小米汽车官方公告或预约参观北京工厂(每周六开放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