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智驾 Pro 和 Max 是小米汽车为不同用户需求设计的两套智能驾驶系统,主要搭载于小米 SU7 的 Pro 版和 Max 版车型上。以下是两者的核心差异及选购建议:
一、硬件配置差异
- 传感器与算力
- Pro 版(Xiaomi Pilot Pro):
采用纯视觉方案,配备 11 颗高清摄像头、1 颗毫米波雷达和 12 颗超声波雷达,由单颗 NVIDIA DRIVE Orin 芯片提供 84TOPS 算力。主要支持高速 NOA(自动超车、上下匝道)、自动泊车等基础功能,适合日常高速场景。 - Max 版(Xiaomi Pilot Max):
升级为视觉 + 激光雷达融合方案,新增 1 颗禾赛 128 线激光雷达(探测距离 200 米),并配备双 NVIDIA DRIVE Orin 芯片,综合算力提升至 508TOPS。硬件冗余更强,可处理更复杂的城市道路场景。
- Pro 版(Xiaomi Pilot Pro):
- 功能覆盖
- Pro 版:
聚焦高速场景,支持高速 NOA、自动泊车、窄车位泊入(精度 5cm)等。 - Max 版:
增加城市 NOA(已开放北京、上海等十城核心区域,2024 年 8 月全国开通)、代客泊车(最高 23km/h 巡航速度)、异形障碍物识别(如锥桶、施工围挡)等。2025 年 OTA 升级后,Max 版还全量推送端到端全场景智驾(HAD),覆盖高速、城市道路及停车场。
- Pro 版:
二、车型与价格对比
- 搭载车型
- Pro 版:
小米 SU7 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售价 24.59 万元),单电机后驱,CLTC 续航 830km,适合注重续航和城市通勤的用户。 - Max 版:
小米 SU7 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售价 29.99 万元),双电机四驱,零百加速 2.78 秒,CLTC 续航 800km,定位高性能与科技旗舰。
- Pro 版:
- 成本差异
- Max 版的激光雷达、双芯片及四驱系统使其比 Pro 版贵 5.4 万元。若仅需基础智驾,Pro 版性价比更高;若追求城市智驾和性能,Max 版更值得投资。
三、用户体验与场景适配
- 高速场景
- Pro 版的纯视觉方案在高速场景表现稳定,主动变道、匝道通过流畅,但对静态障碍物(如锥桶)的识别依赖算法优化。
- Max 版的激光雷达提升了障碍物检测的精准度,尤其在逆光、雨雾等场景下更可靠,加塞处理和施工路段绕行更从容。
- 城市场景
- Pro 版仅支持 LCC(车道保持 + 人工转向灯变道),适合车流量较小的城市道路;Max 版的城市 NOA 可自主完成无保护左转、环岛通行、路口博弈等复杂操作,显著降低驾驶疲劳。
- 泊车功能
- 两者均支持智能泊车,但 Max 版的代客泊车功能更先进,可实现跨楼层记忆泊车和离车泊入,且在窄车位泊入时依赖激光雷达的三维建模,成功率更高。
四、订阅服务与权益
- 基础功能
- Pro 版的高速 NOA 和基础泊车功能终身免费,Max 版的城市 NOA 和代客泊车在购车首年免费,后续需订阅(预计年费约 3800 元)。
- 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下定的用户可享智驾增强功能终身免费,包括端到端全场景智驾。
- 创始版权益
- 创始版车型(已停售)额外赠送智驾增强功能终身免费,且 Max 创始版标配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硬件,适合早期尝鲜用户。
五、选购建议
- 选 Pro 版:
预算有限,以高速通勤为主,且对城市智驾需求不高。Pro 版的纯视觉方案已能满足日常使用,830km 续航和 24.59 万元售价性价比突出。 - 选 Max 版:
追求技术领先性,需频繁使用城市 NOA,或对性能有要求(如双电机四驱、2.78 秒加速)。Max 版的激光雷达和双芯片为未来 OTA 升级提供了更大空间。
总结
小米智驾 Pro 和 Max 的核心差异在于硬件冗余与功能覆盖:Pro 版以纯视觉方案提供基础智驾,Max 版通过激光雷达 + 双芯片实现城市全场景智驾。两者的选择需结合预算、使用场景及对未来技术的期待。若追求极致体验且预算充足,Max 版是更优解;若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Pro 版已足够应对多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