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的实测续航表现可从多维度综合评估,结合官方数据、媒体测试及用户反馈来看,其实际续航受环境温度、驾驶习惯、路况等因素影响显著,但整体表现处于同级别车型的中上水平。以下从不同场景和配置展开分析:
一、官方续航与实测数据对比
小米 SU7 提供三种核心配置版本,CLTC 工况下的官方续航分别为 700km(后驱标准版)、830km(后驱 Pro 版)和 800km(四驱 Max 版)。实际测试中,不同版本的续航达成率存在差异:
- 后驱 Pro 版:搭载 94.3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830km。在 2025 年懂车帝高速续航测试中,以 110-120km/h 行驶,平均速度 105km/h,剩余 50% 电量时实际行驶 223km,掉电 373.5km,续航达成率约 59.7%,满电高速续航约 495km。
- 四驱 Max 版:配备 101kWh 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 800km。汽车之家测试显示,在常温高速工况(平均测试显示,在常温高速工况(平均 120km/h)下,实测续航 643km,达成率 80%。冬季寒冷区(-15℃)测试中,续航降至 385km,达成率 47.5%,百公里能耗升至 27.14kWh。
- 后驱标准版:CLTC 续航 700km,广东高速测试中以 97.7km/h 平均速度行驶,实际续航 495km,平均电耗 15kWh/100km。
二、环境与驾驶条件的影响
- 温度差异:
- 低温环境:在 - 15℃的呼伦贝尔寒冷区测试中,小米 SU7 的续航达成率仅为47.5%,较常温下降约 43%。而在 5-15℃的低温区,续航达成率仍能保持 91%,实测 737km。
- 高温环境:用户反馈显示,夏季 30℃以上高温下,市区续航约 575km(CLTC 750km 版本),高速续航约 600km,空调开启会增加 10%-15% 的能耗。
- 驾驶习惯:
- 激进驾驶:急加速、高速行驶(时速 120km/h 以上)会使续航缩水 20% 以上。例如,四驱 Max 版在赛道模式下,续航可能降至 550-580km。
- 经济模式:使用标准驾驶模式并开启动能回收,用户实测综合能耗可低至 13.5kWh/100km,续航达成率接近 CLTC 标准。
- 路况与负载:
- 高速与城市综合:高速行驶时能耗比城市路况高 30%。例如,后驱 Pro 版在城市道路可跑615km,高速降至 490km。
- 载重与设备:满载或开启空调、座椅通风等设备,续航可能减少 5%-10%。用户反馈显示,同时开启空调和冰箱时,高速续航约 500km。
三、技术优化与用户体验
- 电池与充电技术:
- 小米 SU7 采用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四驱 Max 版)和磷酸铁锂电池(后驱版),支持 800V 高压快充。例如,四驱 Max 版从 10% 充至 80% 仅需 18 分钟,充电 5 分钟可补充 220km 续航。
- 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算法优化,结合高温、低温、激烈驾驶等工况,使续航预测拟合度提升 18%。
- 软件更新:
- OTA 升级(如 1.5.10 版本)优化了能量管理策略,减少激烈驾驶后的电量虚标,低温环境下的电量估算准确性提高 20%。
- 第三方超充桩的充电速度提升,例如从 130kW 增至160kW,充电时间缩短 30%。
- 用户反馈:
- 多数车主对续航表现满意,日常通勤可实现一周一充。例如,后驱标准版在城市中平均能耗 15kWh/100km,满电可行驶约 470km。
- 部分用户反映表显续航与实际存在差异,小米官方解释为 CLTC 与预估续航算法的不同,实际剩余电量可支持 3-15km 的应急行驶。
四、横向对比与市场定位
在同级别车型中,小米 SU7 的续航表现具有竞争力:
- 高速续航:四驱 Max 版实测 643km,优于小鹏 P7(489km)和特斯拉 Model 3 长续航版(568km)。
- 冬季续航:在 - 15℃寒冷区,小米 SU7 的续航达成率 47.5%,优于极氪 001(38%)等车型。
- 充电速度:800V 高压平台支持超快充,充电效率接近头部品牌(如特斯拉 V3 超充)。
五、总结与建议
小米 SU7 的实测续航表现符合其 “长续航” 定位,尤其在常温城市工况下表现优异,但低温和高速场景仍存在一定衰减。用户可通过以下方式优化续航:
- 合理使用驾驶模式:城市通勤选择经济模式,高速行驶开启巡航以降低能耗。
- 关注充电策略:利用小米超充桩或高功率第三方充电桩,减少充电时间。
- 冬季预热电池:出发前通过手机 APP 预热电池,提升低温下的续航表现。
- 关注软件更新:及时升级系统,以获得更精准的续航预测和能耗优化。
总体而言,小米 SU7 在续航、充电和智能化方面的综合表现,使其成为 20 万 - 30 万元价位段纯电轿车的有力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