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冬天续航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1 18:10:39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在冬季续航方面的表现,得益于其在电池技术、热管理系统和智能算法上的深度创新,结合第三方实测数据和用户反馈,具体表现如下:

一、冬季续航实测数据


  1. 小米 SU7 的双温区测试表现
    • 低温区(平均气温 10℃):续航里程 737 公里,续航达成率 91%,百公里能耗 13.86kWh。这一成绩在汽车之家、懂车帝等媒体的冬季测试中均位列纯电轿车组第一,甚至优于特斯拉 Model 3 等竞品。
    • 寒冷区(平均气温 - 15℃):续航里程 385 公里,续航达成率 47.5%,百公里能耗 27.14kWh。尽管续航衰减明显,但在 - 20℃至 - 25℃的极端环境下,小米 SU7 的续航达成率仍高于多数同级别车型。

  2. 小米 YU7 的 - 10℃实测
    新增的 835km 版本搭载 96.3kWh 磷酸铁锂电池,配合 “超导热管理 2.0” 系统,在 - 10℃、平均时速 105km/h 的工况下,续航达成率达 81.7%,远超行业 60% 的达标线。这一数据表明,小米在后续车型中进一步优化了低温性能,更适合北方用户。

二、核心技术解析


  1. 双模热泵系统
    • 直接式热泵:通过冷媒循环直接为座舱供热,在 - 15℃时无需开启 PTC 加热器即可维持 23℃的舒适温度。
    • 间接式热泵:利用冷却液传导热量,同时为电池和座舱加热。在 - 20℃时仍能从冷空气中吸热,补充座舱热能,减少对高能耗 PTC 的依赖。
    • 对比优势:行业首创的双模设计使热泵覆盖更广的温度范围,制热效率较传统单模热泵提升 30% 以上。

  2. 124 级电池温控策略
    • 高精度加热:根据电池温度、电量(SOC)和加热需求,动态调整 124 级加热功率,避免过度加热或加热不足。例如,在 - 10℃环境下,电池加热功率可达 18kW,5 分钟内将电池温度从 - 20℃提升至 25℃。
    • 双面换热设计:电池底部和顶部均配备液冷板,换热面积达 7.8㎡,是同级车型的 2 倍,显著缩短预热时间。

  3. 湿度平衡 AI 算法
    • 智能除雾:实时监测车内湿度,自动切换内外循环,在保持车窗清晰的同时减少座舱热量流失。例如,当车外湿度较高时,系统会优先采用内循环,降低空调制热负荷。
    • 能耗优化:与竞品相比,该算法可减少 30% 的空调制热频率,进一步提升续航。

  4. 能量回收与蓄热技术
    • 电驱余热回收:在高速行驶时,利用电机和电控系统产生的废热为座舱供热,减少额外能耗。
    • 电池蓄热功能:充电后主动为电池加温并储存热量,在行驶时将热量调配给座舱,实现 “一车双热源”。


三、用户实用建议


  1. 出行前预热
    • 使用小米汽车 APP 提前 10 分钟开启电池预热和座舱加热,确保车辆启动时电池处于最佳状态。
    • 若车辆长时间停放,建议电量保持在 30%-80% 之间,避免低温下低电量静置。

  2. 驾驶习惯优化
    • 开启 “节能模式” 或 “Eco 模式”,降低动力输出,减少急加速和急刹车。
    • 优先使用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全系标配三挡可调),替代空调制热,可节省约 40% 的能耗。

  3. 充电策略
    • 选择室内充电桩,避免低温环境下充电效率下降。小米 SU7 在 - 15℃时的充电时间为 25 分钟(30%-80%),较竞品快 10-15 分钟。
    • 利用 “预约充电” 功能,在谷电时段(如夜间)充电,同时结合电池预热,提升充电速度。

  4. 胎压与玻璃水
    • 冬季胎压建议保持在 2.9bar(标准值),每降低 0.1bar,续航可能减少 1%-2%。
    • 使用 - 30℃以下冰点的玻璃水,防止喷嘴冻结。


四、与竞品对比


车型测试温度续航达成率核心技术
小米 SU7-15℃47.5%双模热泵、124 级电池温控
特斯拉 Model 3-15℃42.3%单模热泵、固定电池加热
比亚迪汉 EV-15℃45.1%液冷温控、PTC 辅助加热
小米 YU7-10℃81.7%超导热管理 2.0、相变材料

五、总结


小米汽车通过 “硬件创新 + 软件优化” 的双重策略,在冬季续航领域实现了显著突破。其双模热泵系统、124 级电池温控和湿度平衡算法,不仅提升了低温续航能力,还优化了充电速度和座舱舒适性。对于山西运城等冬季气温在 - 10℃左右的地区,小米 SU7 和 YU7 的表现均优于多数竞品,尤其是 YU7 的 - 10℃续航达成率高达 81.7%,堪称北方用户的优选。用户只需结合上述建议,即可最大程度发挥车辆的冬季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