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在能耗控制和续航表现上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尤其是其首款车型小米 SU7,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优化,在同级别车型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以下从核心技术、实际表现、使用场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一、核心技术支撑低能耗
- 全域碳化硅高压平台
小米 SU7 全系搭载碳化硅高压平台,标准版为 400V,Max 版和 Ultra 版升级为 800V。这一技术可将电驱系统效率提升至 97.5%,相比传统硅基 IGBT 模块,能耗降低约 5%。例如,800V 平台的 Max 版在 15 分钟内可补充 510 公里续航,而 400V 平台的标准版也能实现 350 公里的补能效率。
- 电池技术与热管理
- 电池类型:标准版采用磷酸铁锂电池(73.6kWh),Pro 版和 Max 版搭载宁德时代神行电池(94.3kWh)和麒麟三元锂电池(101kWh),能量密度分别达到 180Wh/kg 和 255Wh/kg。
- 热管理系统:通过冷媒直冷技术和智能温控算法,在 - 15℃环境下,电池预热时间缩短至 10 分钟,低温续航达成率提升至 85%(行业平均约 70%)。
- 空气动力学与轻量化
- 风阻系数:小米 SU7 的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优于特斯拉 Model 3(0.23Cd)和比亚迪汉 EV(0.233Cd),高速行驶时能耗降低约 8%。
- 轻量化设计:车身采用高强度钢(占比 78%)和铝合金材质,整备质量控制在 1980kg(标准版)至 2205kg(Max 版),相比同级别车型减重约 100-150kg。
二、实际续航与能耗表现
- 标准工况续航
- CLTC 工况:标准版续航 700 公里,Pro 版 830 公里,Max 版 800 公里,均超过同价位竞品(如特斯拉 Model 3 长续航版 668 公里、比亚迪汉 EV 创世版 715 公里)。
- NEDC 工况:Max 版续航达 800 公里,接近蔚来 ET7(700 公里)和极氪 001(712 公里)。
- 实测能耗数据
- 城市道路:标准版在 CLTC 工况下电耗为 15kWh/100km,实际城市驾驶中(含空调)约 17-18kWh/100km,优于 Model 3(18-20kWh/100km)。
- 高速公路:以 120km/h 匀速行驶时,Max 版电耗为 22kWh/100km,续航达成率 80%(643 公里),优于极氪 001(24kWh/100km,续航达成率 75%)。
- 极端环境表现
- 低温测试:在 - 15℃寒冷区,小米 SU7 续航达成率 47.5%(385 公里),优于特斯拉 Model 3(38.6%)和智己 L6(47.4%),且车内温度稳定在 20℃以上。
- 高温测试:在 40℃环境下,续航衰减约 12%(CLTC 700 公里降至 616 公里),低于行业平均的 15-20%。
三、智能节能功能与用户体验
- 超级省电模式
当续航低于 50 公里时,系统自动开启超级省电模式,关闭智驾辅助、空调、座椅加热等功能,限制加速性能,可额外增加 30-50 公里续航。例如,在实测中,开启该模式后,车辆以 40km/h 匀速行驶,续航从 50 公里延长至 85 公里。
- 动能回收与驾驶模式
- 能量回收强度可调:用户可通过中控屏设置回收力度(低、中、高),高强度回收可额外增加 10-15% 续航。
- 驾驶模式优化:节能模式下,电驱系统输出功率降低 15%,空调能耗减少 20%;运动模式则释放全部动力,但能耗增加约 20%。
- 小米工况算法
基于 CLTC 标准,加入高低温环境和驾驶行为修正,续航预测拟合度提升 18%。例如,在频繁启停的城市路况下,预测续航误差小于 5%。
四、竞品对比与市场定位
车型 | 电池类型 | CLTC 续航 (km) | 电耗 (kWh/100km) | 低温达成率 | 价格 (万元) |
---|---|---|---|---|---|
小米 SU7 Max | 三元锂 | 800 | 15.0 | 47.5% | 29.99 |
特斯拉 Model 3 长续航 | 三元锂 | 668 | 18.0 | 38.6% | 32.99 |
比亚迪汉 EV 创世版 | 磷酸铁锂 | 715 | 16.5 | 42.0% | 27.98 |
极氪 001 WE 版 | 三元锂 | 712 | 17.0 | 45.0% | 30.00 |
数据来源:各品牌官网及第三方评测
从对比来看,小米 SU7 在续航、电耗和低温表现上均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 25-30 万元价格区间,性价比优势明显。
五、用户使用建议
- 日常驾驶
- 城市通勤选择节能模式,配合高强度动能回收,可将电耗控制在 15kWh/100km 以下。
- 长途出行提前规划充电,利用小米超充站(600kW)快速补能,15 分钟补充 510 公里续航。
- 极端环境
- 冬季开启电池预热功能,减少低温续航衰减;夏季避免长时间暴晒,使用预约空调降低车内温度。
- 高速行驶时,开启小米 Pilot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保持匀速行驶以降低能耗。
- 长期使用
- 定期检查轮胎气压(推荐 2.5-2.8bar),减少滚动阻力。
- 避免频繁快充,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慢充(0-100%)以平衡电池活性。
总结
小米汽车通过全域碳化硅平台、高效热管理、空气动力学优化等技术,实现了同级别领先的能耗控制和续航表现。其超级省电模式、智能能量回收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在 25-30 万元纯电轿车市场,小米 SU7 是兼顾性能与经济性的优选,尤其适合对续航和能耗敏感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