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合作覆盖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全产业链,涉及多家上市公司。以下是主要合作伙伴及合作领域的详细梳理:
一、核心零部件与技术供应商
1. 电池与电驱系统
- 宁德时代(300750.SZ)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为小米 SU7 提供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并合作开发 800V 高压快充技术。其麒麟电池(101kWh)支持 SU7 Max/Pro 车型续航超 800km,技术适配性覆盖高端市场。 - 比亚迪(002594.SZ/1211.HK)
旗下弗迪电池供应磷酸铁锂电池,用于小米 SU7 标准版,与宁德时代形成 “随机混装” 模式。比亚迪还通过代工参与小米汽车生产。 - 汇川技术(300124.SZ)
子公司苏州汇川联合动力为小米提供驱动电机及电驱系统,深度绑定理想汽车等品牌,技术壁垒高。
2. 智能驾驶与座舱
- 德赛西威(002920.SZ)
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小米提供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和自动驾驶系统,技术覆盖车规级芯片与算法。 - 华阳集团(002906.SZ)
供应 HUD 抬头显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适配小米 SU7 的智能交互需求。 - 光庭信息(301221.SZ)
负责智能驾驶舱软件开发,支持小米汽车的多模态交互与车联网功能。 - 禾赛科技(HSAI.US)
激光雷达供应商,小米通过投资布局其智能驾驶技术,为 SU7 Ultra 等高端车型提供感知硬件。 - 速腾聚创(ROBO.US)
4D 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小米投资企业,技术应用于小米汽车的高阶辅助驾驶系统。
3. 底盘与车身结构
- 拓普集团(601689.SH)
一体化压铸底盘供应商,为小米汽车提供轻量化底盘结构件,产能利用率达 90%。 - 万向钱潮(000559.SZ)
精密锻造件与驱动轴供应商,深度参与小米汽车的底盘系统配套。 - 模塑科技(000700.SZ)
通过参股公司北汽模塑供应保险杠等车身装饰件,单车价值量 1000-5000 元。
4. 热管理与电子系统
- 奥特佳(002239.SZ)
汽车空调压缩机龙头,独家供应小米 SU7 热管理系统,技术适配混动与纯电车型。 - 鹏翎股份(300375.SZ)
提供热管理管路,覆盖小米车型的电池与电机冷却系统。 - 均胜电子(600699.SH)
全球前五大汽车电子供应商,提供车规级安全系统与智能座舱集成方案。
二、代工与生产合作
- 富士康(2317.TW)
电子制造巨头,负责小米汽车的智能化组件生产,如车载显示屏、电子控制单元(ECU)等,利用其全球化产能支持小米快速量产。 - 长城汽车(601633.SH)
国产车企龙头,与小米合作代工生产,利用其荆门工厂的成熟产线降低制造成本,车型定位年轻市场。 - 北汽集团(未上市)
旗下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负责小米汽车的整车代工,依托北汽的制造经验确保生产稳定性。
三、参股与生态链布局
- 凯众股份(603037.SH)
小米战略参股企业,提供底盘悬架系统减震元件及轻量化踏板总成,新能源车型配套市占率达 35.8%。 - 黑芝麻智能(6686.HK)
小米投资的智驾芯片企业,其华山系列 SoC 支持 L2-L4 级自动驾驶,2023 年出货量超 15.6 万片。 - 蓝思科技(300433.SZ)
智能座舱屏幕与结构件供应商,深度参与小米汽车的玻璃与金属件加工。
四、充电网络与服务
- 蔚来(NIO.US)、理想(LI.US)、小鹏(XPEV.US)
小米与这三家新势力车企合作充电网络,接入超 126 万充电桩,覆盖全国 2691 个区县,提升用户补能便利性。 - 特来电(未上市)、星星充电(未上市)
第三方充电运营商,与小米共建充电地图,支持实时充电桩状态查询与导航。
五、技术研发与测试
- 联测科技(301300.SZ)
提供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测试设备,验证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性能与电池安全性。 - 智云股份(300097.SZ)
小米第三大股东,布局智能制造设备,参与小米汽车的生产线自动化改造。
合作模式与战略意义
小米通过 “自研 + 生态链” 模式整合资源:
- 核心技术自研:如 SU7 Ultra 的自研电机与 800V 高压平台,提升产品竞争力。
- 供应链深度绑定: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确保产能与成本优势。
- 代工降低风险:借助富士康、长城汽车的成熟产线,快速实现量产,避免重资产投入。
- 投资布局未来:通过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激光雷达、智驾芯片等领域,构建技术壁垒。
这些合作不仅助力小米汽车快速落地,也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增长机遇,形成 “科技 + 制造” 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