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信息,小米汽车目前已上市的主力车型为小米 SU7 系列,覆盖 20 万至 80 万元价格区间,同时计划推出 SUV 车型 YU7 进一步扩展市场。以下是具体价格及配置详情:
一、小米 SU7 系列(2024 款)
1. 标准版
- 价格:21.59 万元
- 核心配置:
- 后驱单电机,最大功率 220kW,CLTC 续航 700 公里(磷酸铁锂电池)。
- 基础智能驾驶功能(L2 级),搭载骁龙 8295 座舱芯片,支持五屏联动(16 英寸中控屏 + 56 英寸 HUD + 后排拓展屏)。
- 车身尺寸 4997×1963×1455mm,轴距 3000mm,提供 10 种外观配色。
2. Pro 版
- 价格:24.59 万元
- 升级亮点:
- 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提升至 750 公里。
- 高阶智驾 Pro 系统(含高速 NOA、自动泊车),新增激光雷达。
- 内饰升级为 Nappa 真皮座椅,支持座椅通风 / 按摩。
3. Max 版
- 价格:29.99 万元
- 性能顶配:
- 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495kW,百公里加速 2.78 秒,CLTC 续航 800 公里(三元锂电池)。
- 高阶智驾 Max 系统(城市 NOA + 端到端代客泊车),算力达 508TOPS。
- 标配空气悬架、20 英寸锻造轮毂、碳纤维内饰组件。
4. Ultra 版(2025 年 2 月上市)
- 价格:52.99 万元
- 旗舰配置:
- 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670kW,百公里加速 2.1 秒,极速 265km/h。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支持 800V 高压快充,10 分钟补能 400 公里。
- 全场景智能驾驶(L3 级),配备 5 颗激光雷达、12 颗摄像头,支持无图城市导航。
- 专属 “璀璨洋红” 配色(选装价 9000 元)、碳纤维运动套件、赛道模式。
5. 纽北限量版(未上市)
- 预售价:81.49 万元
- 赛道特化:
- 轻量化车身(减重 200kg)、碳陶刹车系统、竞技悬架。
- 专属拉花、赛道调校电机(功率提升至 720kW)。
- 全球限量 1000 台,仅面向赛道认证用户销售。
二、未来车型:小米 YU7(2025 年上海车展发布)
-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对标特斯拉 Model Y。
- 预计价格:23 万元起
- 核心参数:
- 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 508kW,CLTC 续航 820 公里。
- 800V 高压平台,支持 5C 超快充(12 分钟补能 80%)。
- 取消传统仪表盘,采用 PHUD 抬头显示 + 贯穿式屏幕,搭载 Xiaomi Pilot 3.0 智驾系统。
三、价格策略与市场竞争力
- 性价比优势:
- 对比特斯拉 Model 3(23.55 万元起),小米 SU7 标准版续航更长(700km vs 556km)且标配高阶智驾硬件。
- 与极氪 001(25.9 万元起)相比,SU7 Max 版价格更低但加速更快(2.78 秒 vs 3.0 秒)。
- Ultra 版以 52.99 万元价格挑战保时捷 Taycan(89.8 万元起),性能参数接近但价格仅为其 60%。
- 生态联动:
- 小米车主可通过手机 App 远程控制车辆,支持车家互联(如车内启动空调、家中提前预热电池)。
- 购买小米 SU7 Ultra 的用户可获赠价值 9 万元的碳纤维套件 + 终身免费智驾服务,进一步提升性价比。
- 供应链与产能:
- 小米 SU7 由自建工厂(北京亦庄)生产,2024 年交付量达 13.68 万辆,2025 年目标 30 万辆。
- 电池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三元锂)和比亚迪(磷酸铁锂),确保产能稳定。
四、用户选购建议
- 预算 20 万 - 25 万元:推荐标准版或 Pro 版,适合城市通勤与家庭使用,续航和智驾功能均衡。
- 预算 30 万 - 50 万元:Max 版或 Ultra 版更具吸引力,适合追求性能与科技感的用户,Ultra 版尤其适合长途自驾或商务场景。
- 关注性价比:可等待季度末促销(如 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期间,SU7 Ultra 提供 9 万元权益礼包)。
如需了解具体车型的试驾体验或售后服务政策,可进一步提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