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米汽车新车型:YU7(御 7)而非 “小米 15 车”
从搜索结果来看,小米汽车 2025 年的核心车型是小米 YU7(中文命名为 “御 7”),而非 “小米 15 车”。这款车型是小米汽车的第二款产品,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预计 2025 年 6-7 月正式上市。其核心信息如下:
- 命名与定位:
- YU7 的中文名称 “御 7” 由雷军亲自揭晓,寓意 “陆地战车,御风而行”,与首款车型 SU7(中文谐音 “酥妻”)形成呼应,主打家庭用户市场。
- 车身尺寸为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属于中大型 SUV,提供 5 座布局,整备质量 2405kg。
- 性能与配置:
- 动力系统: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版本,双电机版综合功率达 508kW(691 马力),最高车速 253km/h,搭载三元锂电池;单电机版最大功率 235kW,最高车速 240km/h,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最高可达 820km。
- 智能驾驶:配备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系统,支持高速领航、自动泊车等功能,雷军曾在冬季测试中驾驶 YU7 行驶 1310 公里仅充电两次。
- 内饰设计:采用红白双拼色内饰,悬浮式中控屏,碳纤维方向盘,主驾座椅支持电动腿托,副驾或配备零重力模式。
- 市场动态:
- YU7 已通过工信部申报,实车图和路测视频已曝光,但未参加 2025 上海车展。
- 预计起售价在 15 万元左右,目标成为走量车型,内部代号 “昆仑”。
二、小米 15 手机与汽车的互联功能
若用户关注的是小米 15 手机与汽车的联动,以下信息值得注意:
- 系统支持:
- 小米 15 搭载HyperOS 系统,与小米汽车的车机系统深度兼容,可实现跨端算力共享(如手机 CPU/GPU 资源动态调度)、生态硬件直连(支持 2000 + 米家设备无感控制)等功能。
- 虽然不直接支持 HiCar 或 CarPlay,但官方推出 “小米 Car With 智慧车联” 系统,用户可通过第三方应用(如 CarWith2.0)实现类似功能,需搭配支持 MFi 标准的转接器。
- 硬件协同:
- 小米 15 配备UWB 技术,可实现与汽车的厘米级定位交互,例如靠近车辆时自动解锁、无感启动等。
- 手机的 90W 快充技术可与小米汽车的充电系统协同优化,提升充电效率。
- 生态整合:
- 小米 15 用户可通过 “米家” APP 远程控制汽车空调、车窗、充电状态等,也可在车内通过车机系统操作智能家居设备。
- 小米汽车的智能座舱搭载骁龙 8295 芯片,与小米 15 的骁龙 8 Elite 芯片形成算力互补,提升多任务处理能力。
三、可能的误解与澄清
- 命名混淆:
- 小米汽车的车型命名采用 “SU”(轿车)和 “YU”(SUV)系列,如 SU7、YU7,而 “小米 15” 是手机型号,两者无直接关联。用户可能将 “YU7” 误听为 “15 车” 或 “御 7”。
- 价格关联:
- 部分文章提到 “小米 15 价格走低”,但这是指小米 15 手机的促销活动,与汽车无关。小米汽车的价格区间为 15 万 - 53 万元(如 YU7 预计 15 万起,SU7 Ultra 52.99 万元)。
四、总结与建议
- 若关注小米汽车新车型:重点关注YU7(御 7),其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主打家庭用户和长续航,起售价约 15 万元。
- 若关注小米 15 手机与汽车的互联:小米 15 通过 HyperOS 系统和 UWB 技术,可与小米汽车实现深度协同,支持无感解锁、远程控制、生态联动等功能,尽管不原生支持 HiCar/CarPlay,但第三方解决方案已覆盖。
- 建议行动:
- 关注小米汽车官方渠道,获取 YU7 上市动态。
- 在小米 15 手机中下载 “小米 Car With 智慧车联” 或第三方应用,体验车机互联。
- 参与线下试驾活动,亲身体验小米汽车与手机的协同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