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小米汽车的代工生产经历了从依赖外部合作到逐步自主化的过程,目前以自建工厂为主,同时存在与东风集团等企业的新代工合作。以下是具体信息梳理:
一、早期代工阶段:北汽集团(2023-2024 年)
- 合作背景
小米在 2021 年宣布造车后,由于缺乏整车生产资质和经验,选择与具备资质的车企合作代工。2023 年 11 月,工信部公告显示,小米首款车型 SU7 由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北汽越野)** 代工生产,生产地址位于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自建基地。
- 技术细节:小米 SU7 的两款车型(BJ7000MBEVR2 和 BJ7000MBEVA1)在工信部目录中明确标注生产企业为北汽越野,且车尾标有 “北京小米” 字样,表明代工关系。
- 产能支持:北汽越野为小米提供了成熟的生产线和供应链管理经验,帮助小米快速完成车型申报和量产准备。
- 合作终止
2024 年 8 月,小米获得独立造车资质,结束了与北汽的代工关系。工信部第 385 批公告中,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生产企业首次出现,标志着小米正式具备自主生产能力。
二、当前生产模式:自建工厂主导(2024 年至今)
- 北京超级工厂
- 产能规模:小米汽车北京工厂(亦庄基地)于 2024 年 3 月揭幕,一期年产能规划 15 万辆,2024 年 6 月启动双班制生产,月产能提升至 1.5 万辆。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全面投产后,总产能将达到 30 万辆。
- 技术亮点:工厂采用 9100 吨大压铸设备、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关键工艺 100% 自动化,每小时产能 40 辆,零部件精度控制在 0.01mm 以下。
- 武汉生产基地规划
小米与东风集团合作,计划利用武汉云峰工厂代工生产第三款车型(内部代号 “昆仑”,增程式 SUV),预计 2026 年上市,起售价 15 万元左右。此举旨在缓解产能压力,同时探索增程式技术路线。
三、其他潜在代工合作
- 富士康与长城汽车
2025 年 4 月有报道称,富士康和长城汽车参与小米汽车的部分生产环节,例如富士康负责智能化组件,长城汽车提供电池技术。但这一信息未在官方公告中明确,可能属于供应链合作而非整车代工。
- 江淮汽车传闻
2023 年曾有消息称江淮汽车可能代工小米低端车型,但小米官方未予确认,且后续信息显示小米更倾向于自建产能。
四、代工模式的战略意义
- 快速入场:早期与北汽合作帮助小米绕过生产资质壁垒,缩短研发周期,加速产品上市。
- 风险分散:通过代工降低重资产投入风险,同时聚焦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核心技术研发。
- 产能弹性:未来与东风等企业的合作可灵活调配产能,应对市场需求波动。
五、总结
- 当前代工情况:小米汽车主要依赖北京自建工厂生产,早期由北汽代工的车型(如 SU7)已逐步转为自主生产。
- 未来布局:武汉基地与东风的合作可能开启新的代工模式,但短期内仍以自建产能为主。
- 官方信息:小米汽车的生产动态可通过工信部公告或官方渠道(如小米商城、雷军微博)获取最新进展。